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皇上求赐冷宫 > 第四十九章 面纱舞

“朱月,用了早膳,和本宫去一趟太乐署和鼓吹署吧。”

朱月应道:“皇上一早派人过来给娘娘送了这个。”

我往朱月手心里一看,是一管洞箫,我接过把玩了一下,十分的爱惜,对朱月道:“一会儿也带上,叫鼓吹署乐工教本宫吹。”

“是,娘娘。”

我心里是迫不及待的,我在宫里头已经许久没有这样对一件事满怀着兴趣去做了,吃了早膳我就直接让人摆驾了太乐署。

太乐署分了两个部,一个是舞部,主要是培养俳优的,还有一个是乐部,并不是奏乐的而是作词谱曲儿的地方。

原先孝武帝在的时候,是没有鼓吹署的,鼓吹署隶属于太乐署,到了孝文帝的时候,孝文帝精通音律人又十分风流,大兴歌舞音律,孝文帝的这一兴趣爱好,还造就了当时空前绝后的歌舞天下的局面。

宫外面教坊林立,官办的就有十多家,民办的更是数不胜数,一时之间,学习歌舞音乐人人趋之若无,这些人中不乏才能者,都被教坊举荐送进宫里太乐署,导致太乐署人满为患,所以孝文帝把鼓吹部从太乐署分了出去,设了鼓吹署。

原本舞部也要从太乐署分出去的,最终孝武帝身体每况愈下,更注重于养身修道就对音律歌舞渐渐怠慢,盛极一时的歌舞盛世也渐渐的降温下来。

到了苏意这里,太乐署和鼓吹署已经是十分萧条惨淡,若非节庆之日,鲜少用得着这两个署,而原本在宫里颇有地位的俳优和乐工,也如同那昨日黄花一样,已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

所以可见这次皇后娘娘在下我亲临太乐署,对太乐署来说那是多大的荣幸。

他们大约早早已经接到了苏意的旨意,在太乐署外的空地恭候我,我看那太乐署的署长看着我那眼神,巴巴的就像是看到了金菩萨似的,我面上端的是高贵典雅,心底里却早已经按耐不住乐开了花。

“臣等叩见皇后娘娘。”

太乐署的人黑压压的跪了一群,太乐署这几年不景气,宫里头是不养闲人的,人浮于事的太乐署也裁减了两次人,不过和别的地方比起来,太乐署的人还算是多的,当年孝文帝在世时候太乐署的盛况可见一斑。

我让人起来,看了一眼,道:“如今的魁伶是谁?”

魁伶的地位,在太乐暑仅次于署长副署长,和乐部的乐首等同地位,是舞部的首领。

出来一个三十来岁的女子,身材当真是无可挑剔的完美,长的也是倾国姿容,不过就是胆子小了一些,都不敢看我。

出来后,跪在我面前,低眉垂首,我总怕吓着她,开口故意注意了一下语气,十分温和道:“你可会编排楼兰国的面纱舞?”

楼兰国的女子是不能以真面目示人的,每个人都要蒙着面纱,那面纱也有讲究,一律不能用太过花哨的,以白绢,白绸为最上,穷苦人家则是白麻,所以楼兰的舞蹈,有个名字叫面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