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第一至尊嫡女 >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九姨娘这话说的好听,但字字句句间却无不透出一种惹人厌弃的假惺惺味道。

紫苏死死的盯着九姨娘,一双原本灵动的眸子此刻只余下了森森冷冷的怨毒恨意。

秦义庄看了一眼老夫人,见她神色淡淡的没有要反对的意思,这才低声道:“如此也好,来人,把这满口胡言乱语的丫鬟拉出去杖毙,以示警戒!日后若是再有这种戕害主子,巧言令色的奴才,下场就如同这丫头一样!”

二个粗使婆子一左一右的压着紫苏,将她拖了出去。

不一会儿的功夫,院子里传来了一阵惨叫声,为着寂静的月色徒增一抹血红的颜色。

听着紫苏那令人毛骨悚然的惨叫声,一屋子的丫鬟和嬷嬷们面面相觑一眼,随后皆是低下了头,寒蝉若噤。

“信佛之人,见血最是不吉利,笙丫头,扶我一道回去吧。”老夫人捻了捻佛珠子,左手微微的抬起道。

秦云笙应了一声,虚托住老夫人的那只手,朝秦义庄一礼,声音不咸不淡的对他道了一声:“父亲,女儿陪祖母先行一步。”

今夜这一事,秦义庄误会了秦云笙,如今再对上她清澈如明镜般的眼神不免有些尴尬,他轻咳了一声,难得的给了秦云笙一个好脸色,“天色这般黑沉,扶你祖母回去时,小心些脚下。”

秦云笙眨眨眼睛,神情自若的淡淡道了一声是。

扶着老夫人从九姨娘的院子中出来之后,秦老夫人便屏退了身后跟随的丫鬟和嬷嬷,拉着秦云笙的手二人独自走在通向沁雪院方向的长廊中。

月色荒寒,众生皆已憩,四处寂静,为这一隅的夜枭踽踽独唱欢歌,声色沙沙,犹如谁人在耳畔喃喃絮语。

二人一路无话。

到了沁雪院,远远地便瞧见一个绰绰人影,走近一看,却是予姑打着红丝绸布的竹灯笼已经在门口等了多时。秦云笙将老夫人送至门边,刚欲转身离去,老夫人有些无奈的声音,忽然从身后传来,“笙丫头,今日你九姨娘险些滑胎之事,我怀疑是你做的,你心里对我可有怨气?”

秦云笙顿步,一双凤目在盈盈烛火之中,显得越发的明亮动人,她转首看着秦老夫人,眼波淡淡的,“不怨的。云笙明白老夫人对五弟的看重。何况今夜这事,九姨娘有紫苏这个人证,还有物证,人证物证俱在,这事情任谁看了都会怀疑是云笙做的。”

这话中称呼是老夫人,而不是祖母。其言外之意,不言而喻。秦云笙这是站在秦老夫人的角度上道明了九姨娘的肚子里那个尚未出世孩儿之于秦家的重要性。

因而太过看重,所以不容许有任何的闪失,即使是在自己身边看着长大的孙女,也比不过秦家这么大的家业。在能继承家业的孙子和心爱的孙女二者之间,秦老夫人终归选择的还是孙子。

秦云笙的眉眼微敛,浓密的长睫在眼底洒下一片阴影,阴影恰到好处的遮住她的眼眸,让人看不出那其中情绪。

老夫人闻言,沉默了良久,终是长叹了一声,看着秦云笙的眼神中浮现出一抹无奈且倦怠的神色。

老夫人一贯沉稳平静的声音突然间有些嘶哑,“这都是命,罢了,罢了。夜已深,笙丫头快回去歇息吧。”

秦云笙目光平静的看着老夫人,闻言,依然是神情自若的模样,好似她根本就不明白老夫人所叹的这口气是什么意思一般。她只是静静地朝老夫人深深一福,“夜深露重,祖母早些屋子歇息吧,云笙先走了。”言罢,便从容转身,曼步离去。

夜风吹起秦云笙的一头青丝,吹动她一袭青色的襦裙,老夫人立在院门边,目视着她那越发显得瘦削孤傲的背影,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似是感慨的轻轻叹了一句,“如此万般皆都是命数,半点由不得人呐——”

几日后,九姨娘因麝香而险些滑胎一事在秦府中的风头已过。秦义庄就已九姨娘身边的丫鬟紫苏因对主子行事嚣张跋扈而心生不满,而心存歹念在老夫人所赐的镯子上涂上麝香,并栽赃嫁祸给二小姐,给这件事情匆匆的做了了结。

秦云笙听到这番说辞的时候,正在院子中读书,闻言差点没笑出声来,她低首看着书简上的自己,俏丽的眉眼在阳光下显得更加的清冷如冰霜一般,“父亲当真是这样告诉祖母这事情的原委的吗?”

“是的,老爷确实是这样告诉老夫人的。”玉浣低声回道。

听得回话,秦云笙轻轻翻动着书页的手指一顿,不由嗤笑出声来。

荒唐,真真是荒唐!一个自幼就跟在九姨娘身边的陪嫁丫鬟,因为对主子行事不满,而企图害其小产——这真是秦云笙今年听过的最荒唐的事情了。

“老爷如今做事怎能如此荒唐。这样的说辞就算是随便扯个谎也都比之更能让人信服,他这——这说法也未免太可笑了一些吧。”方嬷嬷正在沏茶,闻言也是忍不住的蹙起了眉头道。

“是啊,真是荒唐可笑。紫苏作为九姨娘的陪嫁丫鬟,是在这府里跟她关系最是亲近的,最能跟她说得上是朝夕相处,日夜作伴的丫头。九姨娘最是信任她,倘若是她对九姨娘真有异心,想要害她何愁找不到大把的机会,既如此,为什么紫苏早不害她晚不害她偏偏要到有了身子了才害她。”秦云笙从厚厚的书简中抬起头来,那双宛若秋水碧波的凤眸之中蓦地漾出一抹嘲弄的神色,声音有着淡淡的寒意,“父亲为了庇护九姨娘和五弟,如今做事是越发的瞻前不顾后了,就连这样漏洞百出的说辞如今也是敢拿出来糊弄人了。”

“小姐,要不要奴婢找个人去老夫人那里探探口风?看看老夫人对这事情究竟是怎么个态度——”玉浣听着秦云笙凉凉的戏谑声,心头是猛地一颤,她低着首,小心翼翼的问道。

秦云笙微微仰着面,如墨点漆的瞳仁中倒映出一片朦胧的雾霭,她的声音平静的让人听不出她的喜怒,“不必了。有些事情,知道的越多,就越是会觉得心寒——”

玉浣不明白秦云笙这话的意思,闻言一怔。

院中的气氛蓦地有些凝重。

便在这时,院门外却突然传来一阵焦急的喊声:“小姐,不好了,小姐大事不好了——”

秦云笙狭长凤目微徕,循声望去,便见玉湖急匆匆的从门外跑了进来,神情很是不对,她边跑边大喊道:“小姐,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秦云笙将书简合上,微蹙着黛眉望着她,“发生什么事情了,你怎么这样的慌张?”

“小姐,大事不好了,咱们东街药铺里新近的药材全都被止王爷府扣押了!”玉湖一个急停步,便站在了秦云笙三步之外的地方,她先是朝秦云笙微微一福,旋即连口气都还未喘过来,就神色焦急的道。

“止王爷?”秦云笙修长匀亭的指节点在桌几上,闻言黛眉不免蹙的更紧了一些,“你是说景止?”

玉湖来时跑的太过急促,如今猛地一停下来,忽觉口中发干,闻言她忙咽了一口唾沫,润了润嗓子,道:“正是然亲王。”

“我们秦府与他止王爷府素无瓜葛,他为何突然要扣押咱们药铺的药材?”秦云笙脸色微沉,道。

玉湖看着秦云笙,俏脸上蓦地浮现出一抹古怪的神色,她有些欲言又止的问道:“小姐,你不知道吗?”

“自从九姨娘的那件事之后,我这几日连院门都未曾踏出过几次,又怎么会知道药铺里的事。”秦云笙疑惑的瞧着玉湖,道,“你快说,到底是出了什么事了,景止他为何突然要扣押东街的药材?”

玉湖吞吞吐吐的,神色看上去颇为的迟疑,“具体的奴婢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但奴婢好像听说,咱们从江南采购回来的那一批药材里夹杂了私盐,止王爷手里掌握的有咱们府偷运私盐的证据,那上面盖的是您的私章。”

“我的私章?”秦云笙一愣,旋即面色阴沉了下来,“不可能!私章我这几个月都没用动过,何况那药材里根本就不会夹带私盐!”

“是真的,小姐,现在老爷正到处找你呢!”玉湖面露焦急之色。

“江南的那船药材是我亲眼看着他们一袋袋的装进船里的,里面怎么可能会夹带私盐!”秦云笙的两弯黛眉几乎都快要蹙在一起了,她沉声道。

“小姐,奴婢也不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今早上王爷府送来了官府的扣押文帖,老爷和老夫人现在都在祠堂等您呢。”玉湖瞧着秦云笙坐在那里,却丝毫没有要起身的意思,不由焦急的两只小手都紧紧的捏在了一起,她道,“小姐,咱们还是赶快去祠堂吧,不然一会儿老爷派人来叫您了,到祠堂免不了又是一顿训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