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这月的日头算不上秋日,已经到了冬至。校场上的士兵黑压压的立了一片,冰冷的铠甲贴前胸,后背,双肩上,无时不让感受着冬日里入骨三分的寒气。

林将军站高台之上,一身银色的铠甲冬日的暖阳之下印着闪烁跳跃的光点,弓枢跟林将军的后面,双手抱着一顶银色的携着红缨的头盔立这年轻的将军的身旁,偶尔作出一副龇牙咧嘴的模样。

弓枢是玉门关守将已经二十多年的老将,弓枢二十入得军营,驻扎边疆如今已二十年有余,玉门关可以算得上是他自己一寸一寸摸熟的黄土地,这片土地上,弓枢是对这片苍茫的黄土地寄予深厚的感情的一批,玉门关可以算得上是他的第二个故乡。对于这块久居的故土,即使是边疆黄土之地,也有着一分独有的常所不能理解的感情。

弓枢眼瞅着那年轻的将军一步一步地走上高台,看得出来,确实同之前驿站的传令官传来的消息一般无二,是个没有半分拳脚功夫的文官,但观着那将军脚下步子踏得倒是一步一个脚印,实实的,很沉稳。林将军的背脊算不上宽厚,身形甚至清瘦的有些过分,然而,只观着他的背脊却能分明觉出一种十分莫名的感觉,一种运筹帷幄,万事皆已成竹胸的半显张狂的气质。

即使这看来半分武艺也无,弓枢却已经开始怀疑,这年轻的将军真的只是一个单纯的文官?

并非只有弓枢一生出这般的疑惑,与弓枢一同位列左右将军的左将军杨钊初见这年轻的将军,眼中的惊疑之色也更是不减,昨个晚上,弓枢到他的营帐来说起这新来的年轻将军的时候,他尚还不以为意,弓枢此向来是个口无遮拦,性子粗莽的大汉,他的话别听来,十分里面顶多也就只能信了三分,弓枢于他说道,——若真见到了将军,便知老枢说的不假了。于是,次日寅时时分,杨钊作为左路将军与弓枢这个右路将军玉门关迎接这朝廷派来的少将军。

君子如玉,触手也温。

不得不承认,一副生得极好的相貌旁看来总是能沾上些眼缘的,杨钊对林将军初见之时的印象倒是很好,那相貌,那气度,那身形,当真是一个少见的丰神俊朗的俏郎君,但随之而来的想法是,这样的物就不应该出现这玉门关的疆场之上。然而,这种想法见到林将军踏上校场的高台的时候,又很快的发生了动摇。

战场上最乏的是什么?一个好的将领可以领兵深入敌营,夜擒百敌,战鼓擂擂,士气如雷之中,浴血奋战,拼死杀敌,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这样的将领杨钊一生所见之中并非罕见,拼着一股子的热血率军厮杀的惨烈之景他也并非没有见过。然而,三军不可一日无帅,一个出色的将领固然必要的时候需要浴血沙场,鼓舞士气,并非不可,但所及顾虑的也是太多,而终究最为重要的还是幕后排兵布阵,运筹帷幄决战千里之外,如同狡狐一般的心性才能。这片苍茫的黄土战场之上,什么都可以不顾,最实的,还是要懂得用兵之道,懂得以最占便宜的兵力,最小的损失打得敌屁滚尿流,甭管他能不能上战场杀敌,一个想着怎么想着占便宜懂得治军之道的将军就是一个实实的好将军。

谋术一道上,杨钊自认他们这些武比不过一个文的脑子要来得好使,什么军法之道也不如那些个文随口诌来的清楚,然而,疆场之上,文官挂帅最大的一处弊端也于此,文过迂,即使朝廷之上处以内政之时事实也要高举着深明大义的旗子,整天喷着唾沫星子来来回回不厌其烦的说着天下大道,什么天下为公,忠义两全,一直扯大旗,有时候甚至还比不过一个武将的脑子能转得过弯来,站了战场上还和敌讲什么道义,整天想着怎么和谈,最好万事休了,然后便可便可班师回朝,说白了些就是性子软,都已经站了战场上还把一群虎狼当着兔子来看,明摆着当靶子等着被瓜分呢!

杨钊瞧不上文的软性子,以为天下的文官也不过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脾性,初闻文官挂帅之时,心下便已经将这场硬仗的胜算又低估了几分,本想着和弓枢老儿拼着性命即使违抗军令也要将这场战役给扛下来,然而,之后此事多有些过于顺利的发展却似乎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杨钊只见那年轻的将军登上校场的高台,那沉稳的目光校场上的士兵的身上扫过,拖着缓缓的调子言道,“知道,们如今校场之中多有不服之。今年二十有三,尚还是个文官,初次为将,们心有不服之意也是应该,然而……”声音喑哑,低沉,前段子还打着文绉绉的文的官腔,顿上片刻后,那官腔已经变了风向,话锋再一转,林将军又道,“常有言道,军令如山不可违,且不论们如何个想法,如今便就先放下话来,有愈矩犯上怠慢军令者,当论军规而处之。”

年轻的将军伸出自己的右臂,那申过头顶的右臂之上覆着一层银色的轻铠,只见空中的张开五指微曲,最终空中握紧,他立于高台之上,一字一顿的言道,声声入耳,“有违军令者,视同罔上,当力斩,杀无赦。”闭目,再睁眼,便是一双寒如星子,沉稳如渊的眸子。

林将军说话的时候一字一顿的说的有力,说话间面上却仍是一副不动声色的模样,言语之间也少有几番情绪的波动,明明是听上去平平无奇的调子,入了旁的耳边,却生生不由的让面上一凌,像字字句句的刻石碑上的铭文一样莫名的记了个清清楚楚。

这年轻的将军虽是个真正的文官,然而终究心性之中却存着几分的大将之风,更是隐隐透着一股子男儿的狠绝,血性。君子立言,言必行,行必果,林将军此言既出,便少有会去怀疑所言非虚。这哪像是个真正的文?总而言之,这绝对不是一只兔子该有的温顺服软,这是一只真正的豹子,一只即使没有獠牙也能用爪子扼醉咙的豹子。想到此处,杨钊稍稍低伏下头,心下不由低低的咒骂了几声,心道,这只本被认为是只兔子的豹子如今已经前亮出了它锋利的爪子,谁他/妈/的还认为这是只兔子,就是个真真正正没长眼睛的瞎子。

林将军并不指望这群难训的兵痞子们能立时听懂他的话,除了个别心里通透的,他只要他们现记着,记得清清楚楚的,一分也不能忘记,日后总会有机会的。历来行军打仗之事,兵士服从军令这是最根本的决胜之法,手下将领不听调令,再论起什么阴谋阳谋,运筹帷幄,那都是一番的空话,扯淡。

林将军入关之后的校场点兵仪式上只干了两件事,说完了话之后,军中负责论处刑罚的几个士兵拉扯着几个用粗麻绳绑得和肉粽子一样的士兵走到了校场之上早就搭建好的邢台之上。那几脸色苍白的被拉拽到了邢台上,身后负责押送的士兵伸脚踹了几下,像狗啃泥一样狠狠滚了台上,口中的白布刚被扯去,便开始死命的向着已经走下高台的林将军和左右将军磕起头来,发出一阵阵沉闷的“砰砰砰”的声响,额头上已经红肿了一片,可见力道绝对不轻,嘴中还一边大喊着“将军饶命!将军饶命!饶命啊,将军,小犯浑,将军大不记小过,将军……”

杨钊皱眉,伸手自己的面前扇了扇,他记得这几,日前陪同这年轻的将军闲来无事玉门关中闲逛之时遇见的军中的一些小统领,那些多是些平日里不服管教的兵痞,玉门关中听闻战事又起,逃的逃,走的走,散的散,最后便也就只剩了几个老弱病残和一些年轻的妇女小儿,那些个匪军都是仗着自己是朝中颇有几分的势力的官家,平日里作威作福惯了,不仅素来游手好闲,仗势欺这种闲事城中更是干得顺手的不得了。

负责监督行刑的士兵指着其中的几个,说道,“YIN/妻女。”又指了指另外的几,“打劫民舍。”最后再指了指剩下的几,“伤性命。”那士兵立了立手中的标枪,随即方才收了脸上的眼色,言道,“禀将军,以军法论处,YIN/妻女,伤性命当处极刑,力斩无赦。打劫民舍之,当受军棍五十,逐出军营。”

弓枢右手一拳头敲了自己的左手掌心上,忽而大叫一声,随即咧嘴笑道,“好小子,那几个兵痞子早就想撂一撂他们这些王/八羔子了。这事赞成。”

杨钊一皱眉,他想的要比弓枢深上许多,那几个游手好闲的兵痞与朝中的一些显达的官员多有所牵连,若是真就这般一下都给办了,这事……可真不好说。

至于那些处以军棍之,军中的棍子可不比外面的,那棍子不仅壮实,前头还带着毛刺,而行刑之更是往死里去打的,一棍子下去,都要皮开肉绽,让叫苦不迭的,五十军棍下去,怕是不死也残。

“将军……”杨钊小心的言道,双眉好似一下紧紧的拧了一处。

林将军伸手挥罢,言道,“行刑吧。”

那跪刑场中的一个面目阴鸷的二十多岁光景的男子忽而抬头阴狠的看了那年轻的将军一眼,用几近破了音的嗓子高声叫道,“林子清,不能杀!”是几个服刑的犯之中唯一几个没有立时磕头求饶的男子,那的眼中怕是仍有着几分强自的镇定之色,他一字一顿的咬牙言道“不能杀,林子清。是工部尚书司马季的次子,不能杀。”

那男子直直的一路看着林子清一步步踱到了他的面前,见那年轻的将军面上无波,随着几分多少让他有些心惊的平静,静的让不由得生出几分的心慌来。

他到底是一个文,只要他说出他自己的身份,那男子自顾的想到,只要他说出来,不过是先前一个小小的参知政事,不过是……

林子清看着他,片刻之后,只见那素来拉得极为平直的嘴角稍稍勾起了几分带着些僵冷的莫名嘲讽的笑意,那僵冷浓浓嘲讽的笑意唇间一闪而过,笑罢,林子清忽而言道,“可知,工部尚书司马大可有几个儿子?”

林子清道,“说,他会不会为了一个被他作为弃子的他众多儿子中的一个来找这个新任的镇远大将军的麻烦?”他的声音平淡的近乎无味,不急不缓,一字一句却好似生生眼前这的心口割上了一道道鲜红的口子,声声已如阵雷响了那男子的耳边一下下的炸开。

军中的贵胄之后,说来也不过是可笑之极,那些个朝中的大官哪个不是三妻四妾,有那么个七八个儿子才是正属正常,若真正是自己宝贝极了的儿子又怎会明知“——这场仗不好打。”的情况下将他往火坑里面去送呢,如今的朝政之事更是重文轻武,说到底那些被送来疆场之上的多是些家中不得宠爱的庶子之流,一些想着能凭借着军中捞上些利益的棋子。

而棋子若是不能真正意识到他自己的身份,那么,他们大概也就差不多没了存下去的必要了。

——愚不可及。

平日里这些定然是长安城中作威作福惯了的,即使是不得宠的庶子,凭着官家之子这个名号也足以让他们行一些一般霸道的胡作非为之事了,如今一朝被送入军营,这期间又何止是天堂与地狱之间的差别。

想通了,也不过是简单的令发指的一些事实罢了。

林将军沉声道,“行刑吧。”

那士兵行了个军礼之后,便道,“是,将军。”单手一挥下,也道,“行刑。”

这日的校场上,林将军只干了两件事,说“军令如山”和……杀。而至于后面校场点兵之事都是由左右路将军杨钊和弓枢完成的。

至于被处死的几个匪军,弓枢向林将军来请示的时候,林将军沉吟片刻后,道,“看着,加封战役的将士的急报将这几的名字报上去便是了。”

弓枢一拍脑门,一副龇牙咧嘴的说道,“那伙子老疙瘩们能信吗?”

林子清缓缓勾了几分自己的唇角,一瞬拉扯变得平直的唇角边一闪而过的笑意,“他们不信也得信。”顿了片刻,林子清又道,“弓将军,觉得这仗们能打多久?”

弓枢砸吧砸吧嘴,想了片刻后,便说道,“最起码也要两三年了,可能不止,打完之后还要边疆守上一段的时间,麻烦事多着呢,七八年这仗都打得起。”

林子清伸手缓缓开始一下一下捏着自己的鼻梁,顺口也接道,“这话说的不错,都已经说了,快几年后的事情了,那便自然很快就用不着去烦心了。”

这话说得更不错,待到东窗事发的时候,几年都已经过去了,那些官员们即使想闹也早已经闹过了,事情早就过去了,班师回朝的时候还不是不痛不痒的事吗?而皇帝也更不可能撤了他的大将军,临阵换将,本是兵家大忌。

……

待到弓枢拖着一副迷迷瞪瞪的模样出了将军帐外的时候,正巧遇到了正要去营中的杨钊,杨钊一拍上他的后脑勺,弓枢便回过了神来。

终于回过了神的弓枢笑呵呵的拍了拍杨钊的肩膀,龇牙说道,“——这会子那皇帝小儿倒是难得靠谱些给俩逮了个不错的将军来。”

——这哪是只兔子,没有豹子的獠牙,那也分明是只狐狸,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