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二次元 > 走向辽远 > 第十章 穿越生死(七)

那天的董事会共有几件事需要讨论,其中就包括了除现在所处的东厂区外,在城市的南区、西区、北区、中区四个区域中,选择一个区域,找出一片地来搬迁工厂的规划。

城市中区,人口密集,是集商业、教学、卫生、居住等一体的城市中心地带,根本不可能建厂。又因东厂区的位置,是市政规划的城市发展区域,政府都要求搬迁,明显已不再适合建厂了。剩下就是在南区、北区、西区这三个地域去找。

今天的讨论,重点还有本企业产业化生产、生存的取舍,结合本厂情况,开发一些吸引更多外资的综合项目,把本厂属下的一些附带企业经营搞新、搞活,以增加企业总体经济收入。

在其中部分决策上,会议出现了一些意见分歧,主要是董事长与总经理意见有不一致的地方。

董事长本是从其他外资企业调来成钢的管理人员,三十八、九岁,精力充沛,思维敏捷。他到本厂上任有一年左右,对这么大个钢铁厂的情况还没有摸到清晰脉络,对生产业务更谈不上轻车熟路。

但是,他在管理上,还算得上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人物,对营销策略了解比较透彻,对目前市场形势具有犀利的眼光。该上什么项目,该下什么项目,心中多少还是有点谱的。

他有自己的主见,他的决策往往能符合时代进步的需求。处理厂里的事,通常为了统一大家意见,不至于以后说他独断专行,他会尽量听取大家意见,取其所长。

为了厂建必要,此刻与总经理据理力争,这属于正常。在他的观点与总经理有些分歧到不能再统一时,他要求其他与会成员发表意见。

总经理是本厂的老员工,50出头了,一直负责管理业务这块,还负责经济方面的如招商和营销工作。

迁址是项民心工程,关乎全市的民生问题,也关乎本厂职工的切身利益。市委、市政府硬性要求他们搬迁,总经理的看法是,如今钢铁产品滞销情况日益严重,拆了不迁、不重建,以投资发展企业属下其他产业来弥补损失。

因此,他与董事长有分歧是有他能立足的理由。所以,当议题有争议时,董事长也不好强制拍板,两人各执一个理由,大家听来觉得都有道理,便互相望望,却都不表态。于是,会场显得严肃起来,没有刚开始时那么融洽和谐,会场四周一片静默。

董事长见大家都只埋头不吭声,沉默约半分钟,侧头点名问起坐在他右边隔位的蓝源。

蓝源此刻也矛盾重重。

从着眼于长远来说,从造福于子孙后代来说,他与董事长的理论观点及思路相差不远,他想极力支持董事长这几个议题的观点。况且,如今厂区到了要迁址重建这步,最初就是他发现的问题,并向董事长提了建议的。

重建新厂区,对成钢的子弟来说,以后就有了就业保障。但是,目前的经济在滑坡,要重建,的确会存在资金紧缩的问题。

拆了不建,厂区缩小了,生产减少了,工人劳动力就有剩余,这部分人怎样安置?

他的观点与董事长同步,如果照实说出自己的想法吧,既达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又解决了污染这个民生问题,还给成钢子弟留有就业后路。说出来的同时就有可能得罪其他几位同僚,特别是总经理。如果不说吧,在董事长眼里,他就成了出尔反尔、或说是墙头草的小人。何况,此刻董事长已经点名问自己了。

蓝源左右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