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锦心弄玉 > 第025章 青童犹论史

“进宫非好事儿,长大也非好事儿,那对你,究竟什么才算好事儿?”染烟跟在莫镜明身后,两人继续向莫镜明所说的水榭台走去,不过这一回,两人间相隔的距离已是很近了。.

“读书,读书对我来说,算是最好的事儿了!”莫镜明慢悠悠的答道,并恢复了一丝戏谑的语气,“这还得拜你所赐,在开卷堂抄了一个月的书以后,我交到了几名国子监的朋友,有他们的帮忙,我再去开卷堂,可就方便多了,虽然不能名正言顺公开出入,然而悄悄溜进去的机会倒有的是,只要能进去翻书,我是不会在乎是否合规矩,是否光明正大的。”

“开卷堂?你经常都能去开卷堂么?”染烟愣了一下,“难怪你不嫌闷,原来你别有去处,但是开卷堂内收录的典籍国卷虽多,读起来也很枯燥啊。”

“唔,对你可能是枯燥,这就叫人各有志”,莫镜明显得很有些不屑,“当然喽你是镇国公家的千金小姐,大益朝赫赫有名的才女,哪里还需要去开卷堂?”

“没事别老说话带刺儿行不行!”染烟被戳了软肋,她的那些什么才,可都有抄袭之嫌,若不是在大益朝无人追究,哪敢拿出来到处显摆啊,何况随着年龄增长,她亦收敛不少,因为她所能记住的诗词,已经给用得差不多了。

做人还是得靠自己啊,染烟越想越不是滋味,遂闷声道,“我又不是天天闲在家里,我爹一样是要考问我文章,难道天下间,就你一人需要读书么?”

“是吗,我还以为你光惦记着进宫呢,又或者因为镇国公大人管束你读书太紧,你才惦记着进宫的?”莫镜明回脸瞥了染烟一眼,神情有些古怪,“还是因为我跟你提过撷宝殿,让你实在心痒难熬?”

“嘁,撷宝殿就算有你说得那么好,我也不至于心痒难熬,要真心痒难熬,我早跟俐妃娘娘缠磨去了,何至于到现在连撷宝殿的门在哪儿都不知道?”染烟不满的强调道,“都跟你说了,是俐妃娘娘和皇上的主意,让我帮着管束敏儿,你怎么就是不信呢?”

“哦!”莫镜明在前面点点头,“不是不信,是不知道我大姐怎么想的,让你去帮着管束司城敏,那司城敏恐怕一辈子也学不成贤良淑德了。.”

“莫镜明!在你眼中,我总是那么不堪么?”染烟忽而觉得委屈,两个人好容易见上一面,却总是感觉有看不见的隔膜,到底因为什么!

莫镜明第三次叹了口气,“罢了,不跟你斗嘴了,不知为何,寻常我亦不是如此,倒见了你,总是有些忍不住的刻薄。”

“你还知道自己刻薄啊!”染烟无奈,“上辈子欠你的么,真是,本来我还以为是我们两家有缘呢。”

莫镜明沉吟片刻,“呃,我们两家是否有缘我不清楚,不过你说上辈子,我曾看过大益朝建朝二百年的帙卷,对前尘过往,还是知晓一些。”

“对啊,开卷堂为朝廷书库,据说收集的书目类别是整个大益朝最全的,那也应该有大益朝的正规史录,可惜,我没法进开卷堂,对大益朝二百年历史,我几乎都一无所知呢。”染烟好奇道,“都有些什么有趣的轶闻故事,说来听听?”

“有趣的事儿不多,令人觉得怪异的,偏是蛮多的,也不知是史官记载有差误有遗漏,还是朝廷有意掩盖了一些真相,总之啊,读完史卷就犹如是将一件存了二百多年的华裳取了出来,饶是华裳精心保存的再好,抖一抖,也难免尘灰扑面,且乍看上去,华袍锦绣夺目,仔细一检视呢,已斑驳腐洞旧迹难寻,唯时光依稀而已。”

“这么深奥?”染烟被莫镜明引得越发好奇心大作,“都有些什么怪异,能不能说详细点啊?哪一朝哪一代的事儿,都是怎么个怪异法?”

莫镜明不答,却忽然停下,扬手一指,“到了!”

“嗯?什么到了?到哪儿了?”染烟跟在莫镜明的身后,正巧视线被莫镜明挡住,加之沉浸在话题中,未料莫镜明临时转题,故而一时莫名其妙。

“水榭台啊!”莫镜明说,“我可没领错路哦,看前面不就是?”

“碧泠水榭?”染烟和莫镜明来到水榭前,仰头看着上面额扁所书四个秀丽大气的字体。

“就在这边坐坐吧,你会不会觉得冷?”莫镜明指着里面的石桌石凳问道。

“还好了!”染烟率先走去,“我也有些累了,可惜没有端茶送点心的,要不碧泠水榭还真适合赏湖光水色观青黛两岸。”

“葵邑宫主要是作为消夏避暑的行宫而建,对冬天的需用就没怎么考虑兼顾,现在就算喊宫人们将茶水点心送来,还没等走到,怕早就凉了,除非拿温煲子装了再端来,不过水榭临湖,风大寒重,我们亦是不能久坐。”莫镜明撩了袍子,在桌边另一侧坐下。

“那皇上将葵邑宫赏给我,莫非我也只能天热之后,方合适来此?”染烟懊丧道,“其实这么大的园子,对我还真没多少用处,但也许我娘亲会喜欢?,对,等夏天,就带着娘亲一块儿来避暑。”

莫镜明看了染烟一眼,眼里多了温和赞同之色,“皇家的园子闲置时间比使用时间要多的多,皇上将其赏给你,说不定你还能物尽其用呢。”

染烟点点头,想起先前的话题,便道,“对了,刚才你说到大益朝二百余年史载,接着跟我讲讲呗,别把人家的胃口吊足,你又没下文了好不好。”

“嗯?哦,不听故事,会让你食无滋味寝难安枕么?”莫镜明调侃道,“你倒是难得对此有兴趣的一个。”

“到底说不说嘛,废话那么多?”染烟白了莫镜明一眼。

“好吧,就跟你讲一段吧,讲一段和你们方家有关系的历史,怎么样,有兴趣么?”

染烟瞪大眼睛,“方家?方家的历史也有?当然有兴趣啦,我爹寻常很少提及和方氏一门有关的事儿,所以我不但对大益朝的十大名门都知之甚少,连自己方家也不知根底,那史卷上,到底记载了些方家的什么事儿?”

莫镜明斟酌了一下,开口叙道,“大益朝当今的十大名门旺族,基本上都是大益朝开国建朝之初,曾跟随开国皇上一起打下江山的功勋元老,大益建制后,皇上便以分封的形式,让他们各自回原籍管辖一方,比如现今势力最强的凤济路家,掌握着整个大益朝约三分之一的兵马,其先人就是当年开朝祖皇帝的追随者之一。”

“不过也有例外。”莫镜明顿了顿,接着道,“方家就是后来才突然崛起的,其跻身为名门旺族的时间,至多也就一百来年,据史册记载,是因为当时发生了后宫祸乱,少年时期的睿广帝,被一个宫人冒死带出皇宫,才侥幸保得性命活了下来,数年过去宫人染病离世,睿广帝流落民间,在祁城之时得到方家的收留与帮助,故而睿广帝被迎回朝廷登基后,不但提拔重用了方家,还娶了方家的一位姑娘为妃。”

染烟若有所思道,“如此说,所谓十大名门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十家,而是陆陆续续发展至今才形成的,对吗?”

“可以这么理解,至少现在的十大名门,并不完全是当初被分封的家族。”莫镜明赞同的微微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