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千山同行云相随 > 第十九章 曾经沧海难为水 第2章)

现今已是康熙六十年春节,康熙朝已进入倒计时。一大早方合就送来八爷的信:“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长如玦!但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是的,夕夕长“缺”,悔不当初,做出错误的决定,这一步错,也许就是一生错,“莫以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可我,我们,已经错过多少好时光,如果真的是四爷继承大统,那,八爷,还有多少好时光!想到这里,我不禁心惊肉跳。

正月初二,康熙皇帝第四次举办“千叟宴”,这次设宴的由头是为天下太平,民生富庶。

第一次举办“千叟宴”是在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康熙生日,那次八爷因为人在病中没有参加,只是献祝寿诗一首:“春台熙皞即瀛洲,花甲循环始一周。日下欢声腾凤阙,人间喜气集龙楼。清宁交泰成三极,参赞无遗协九畴。托体恩深惟挘?璩ふ笆ナ儆胩熨啊!?br/>

老人往往好热闹,康熙贵为皇上也不例外。这次“千叟宴”打算分两批进行,初二宴请八旗文武大臣、官员及致仕、退斥人员年65岁以上者680人。初五日,再宴汉族文武大臣、致仕退斥人员年65以上者340人。

八爷奉命操持,忙得不可开交。光是准备才是、酒水就够忙的了,还有警卫、服务等必不可少的工作。所以多日我们都没见过面了。

乾清宫外挤满了人,这些人大多没有进宫见过皇上,更没有见过如此大的场面,如今,见了这金碧辉煌的宫殿,严阵以待的侍卫,成群结队的太监宫女,早就头晕眼花,分不清东南西北了。于是,顷刻之间大殿里到处是摇头晃脑的人影,交头接耳的声音。

皇上略略打量了一下殿内的情形,夸奖道,“老四和老八这次做得不错。”既然是做主人,总不好一直高高在上,于是,皇上同几位熟悉的臣子些微地聊了聊,就带着众位阿哥走下殿来,挨桌劝食,敬酒,那些老人哪见过这个,无不感激涕零,忙不迭地叩谢天恩,不论是能喝的,还是不能喝的,统统都一饮而尽,皇上偶尔也会陪着喝上一口。诸王及闲散宗室成员则负责为老人们授爵劝饮,分发食物。

这场酒局体现出来的皇家气派自与民间大不相同。不但有御厨精心制作的免费满汉全席,所有皇家贡品酒水也都全免。在这难得一遇的豪宴上,老人们争先恐后,一边说着“多亏了朝廷的政策好”,一边大快朵颐,狼吞虎饮。皇上看着这热闹的场面,心情颇为高兴,不知不觉中多饮了几杯。梁公公突然走过来悄悄对我说:“皇上面色不太好,你赶快去找太医在乾清宫里候着,我去想办法让皇上回来。”我点点头。

等我回来,皇上已进了乾清宫休息,看他的脸色似乎比刚才好了些,太医诊了脉说:“皇上并无大碍,只是这几天累了点,休息几天就会好。”确实,这几日连着除夕、大年初一、初二都有重大活动,皇上毕竟是快七十岁的老人了,身体怎会吃得消?皇上说:“幸亏四阿哥随身带了药。”我心想这个冷面四王爷,真是心细如发,难怪皇上夸他至诚至孝,功夫真是做到家了。八爷这几年虽是尽力弥补,可因为前些年势头太火,皇上对他还是难以完全信任。

想到这里我不禁暗自着急,真希望康熙六十一年永远不要来,康熙见我愁眉不展,说:“若曦,你也是一个孝顺孩子。朕忽然想起多年前,你郭罗玛玛侍候慈和皇太后的情景,还是感触不已。你侍奉朕也多年了,你放心,朕不会亏待你的,朕会顾念你的心意。”我一边谢皇上,一边心里盘算着,难道皇上又要给我指婚了?

……

忙完这桩事后,我终于与八爷见面了。看着他略显疲惫的样子,我心疼地抚摸着他的脸颊:“八爷,看你,瘦多了,也不多休息休息,等精神好了再看我也不迟。”八爷顺手抓住我的手,放在脸上轻轻摩挲:“若曦,你还不知道吗?见到你,我精神就好了。”我回忆着“千叟宴”那天的情景,笑着说:“那天场面真是宏大,难怪你这么辛苦,”八爷也不禁莞尔:“你不知道,那天晕倒、乐倒、饱倒、醉倒的老人不在少数,我们不仅要安排他们吃好,还要做善后工作,怎能不忙?”

想着后来皇上对我说的话,我的情绪又低落下来,“若曦,怎么了?”八爷问我。我犹豫了片刻,还是说出来了:“八爷,十四爷什么时候回来?”八爷奇怪地看着我:“怎么突然想到十四弟?这个我也不知道,要看十四弟那边的进展,还有皇阿玛的意思。”我靠在八爷怀里,轻声说:“西北离京城这么远,皇上如若有个不测,那十四爷……”八爷忙掩住我的嘴,看看四周,蹙着眉,说:“若曦,这样大逆不道的话,你也敢说。小心隔墙有耳!”八爷凝神看了我半晌,又重新拥我入怀:“若曦,你就不能少想一点吗?你放心,我们和十四弟几乎每天都有通信。”

我从他怀里挣脱,看着他,说:“可送信也要很长时间。万一皇上来不及通知十四爷回京……”八爷忍不住轻呼一声:“若曦!不准再说!”见我半是委屈半是愁眉不展的样子,他又软下来:“若曦,皇阿玛即使真有不测,也会留下诏书……你放心,只要十四弟立下军功,我们终会重聚,相信我。若曦,你是我的,永远是我的……”

三月,先是大学士王琰密疏复储,后又有御史陶彝等十三人疏请建储。结果龙颜大怒,不但折子被驳回,连王琰、陶彝也被打发到军前效力去了。皇上这么做,无意给了那些蠢蠢欲动的朝臣一记重拳,再次昭显了自己不立储的决心,略显动荡的局势似乎又慢慢平静下来。

接下来,年羹尧入京觐见,皇上对他在西北一战中保证军队后勤通畅大加赞赏,并御赐弓矢,职务也由原来的四川总督升任为川陕总督,统领军政民事,正式成为封疆大吏。四爷布置的这个棋子,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