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千山同行云相随 > 第十九章 曾经沧海难为水第5章)

康熙六十一年四月十五日,十四爷奉康熙之命,回到军中。四月的塞外绚烂明艳,景色如画。我和八爷在草地上慢慢走着,感受着温暖的阳光,淡淡的花香。

走得累了,我们坐下休息:“八爷,皇上把弘历带进宫了。”八爷一愣,随即点了点头。“上个月,四爷请皇上去圆明园赏花,见到弘历和弘昼,弘历的表现很好,一举一动既敏捷得体,又不慌不忙,问起功课又落落大方,一点儿都不像是个十一岁的孩子。所以皇上就把他带进宫了。”我说起弘历,是因为我原先读到一些野史上说,康熙传位于雍正是因为他喜欢弘历。现在,康熙确实真的带弘历进宫了,而且似乎颇为喜爱他,那康熙会不会真的会因为弘历……说实话,我心里确实很担忧。

“皇上这么做,可会改了主意?”我见他不说话,担心地问。八爷笑着看我,摇了摇头,“立储可是大事,关系到社稷江山,皇阿玛怎么会因为个孩子就改变主意?这点你不必担心。”“八爷怎么能这么肯定?万一皇上因为喜欢弘历,认为弘历将来有为君之才,所以立四王爷为储呢?”我问。

他含笑看我,“十四弟这次出征回来,立有军功,如若立储,大臣和阿哥们也不会有什么异议。皇阿玛若是改了主意,另立他人,让十四弟与储君之位擦肩而过,那么十四弟心中必定不服。皇阿玛老谋深算,怎会如此处置,除非,他想让我们兄弟不和,骨肉相残。你在皇阿玛身边这么多年,你觉得皇阿玛会如此吗?”说完,看了看我,温和地问,“若曦,明白了吧?”

我点点头,这个道理我自然懂,可我还是愣愣地看着他。过了一会,他的眉头又微微蹙起,冷声笑了一下:“哼,如今,他老四现在为了夺储,可是什么法子都用上了,拼命讨好皇阿玛,不是请皇阿玛赏花,就是请皇阿玛赴宴,可这些手段未必管用。”

他说的的确有理,四王爷一味打亲情牌未必管用,立储可关系到国之根本。可这么一来,四爷要想继承皇位,要么是矫诏篡位!要么是无诏夺位!想起这些日子,四爷对康熙的饮食起居尤为关注,与隆科多的来往也越来越密切。一股寒气从脚底直涌上心头,在八爷的眼里隆科多似乎只是一个不起作用的小卒子,可我因为知道历史,就越觉得隆科多形迹可疑。

八爷见了我的样子,神色微变,站起身,疾步走到我面前,伸出手,把我紧紧搂入怀中,略带焦虑地说:“怎么了?若曦,别怕,一切有我。你放心,四哥有夺嫡之心,我自然知道,但四哥论声望比不上我和十四弟,论人脉他也只有一些小卒子。他比我们强的,只有养母是孝懿仁皇后,可孝懿仁皇后早已去世。”

……

我不记得康熙具体驾崩的日子,唯一能肯定的是今年康熙就会离开人世。跟在他身边长达十余年之久,我对他有敬仰,有濡慕,有惧怕,有同情,此时都化为不舍。就这样,我在知道与不知道间,等着最后一日的来临。

康熙六十一年十月,康熙去皇家猎场南苑行围,因偶感风寒,自南苑回驻畅春园。十一月初七,经太医调理,病情开始好转,宫廷内外无数颗悬着的心落回实处。

这天,我给隆科多奉茶时,见康熙对隆科多说道:“……朕年纪已大,近日身体又不好,打算宣十四阿哥胤祯回京,这次回来,朕不打算再让他回军中,所以……此事不能轻率,需想好委派何人去接替。过几天,朕打算召集诸大臣商议此事,你心中可有合适人选?”听到这里,我的心脏突突直跳,康熙真的打算招十四爷回京了,以后发生的事件还会和历史一样吗?我紧紧捧着茶盅强耐着放好后,手已无半丝力气,忙退了出来。

其实隆科多天天都来觐见,原本,在康熙身边见到隆科多并不是了不得的事情。但我不知怎的,却觉得似有大事发生,康熙的大限似乎快到了……想到这里我不禁眼圈发红。

康熙侧靠在病床上批阅折子,抬头见到我的样子,说:“你这傻孩子,朕这不是好好的吗?”见我还是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康熙接着说:“若曦,朕问你一句话,你还是喜欢八阿哥吗?”我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问这个,但还是点点头:“是。”康熙说;“若曦,你是个实诚的孩子。你跟了朕也有十几年了,朕也知道你其实一直喜欢老八的,这些年你们私下通信、见面,你以为朕不知道吗?”康熙顿了一顿,说:“你与老八分手后,你知道朕为什么又召你回宫吗?”“我记得皇上以前说过,是因为想让我看到全国地图绘制成功。”我说。

康熙微笑着说:“不是。因为朕知道,你心里一直有他,当日你离开他,只是意气用事。五十年,你回西北老家,半路上跑了,老八急得到处找你,可又不敢动用官府的力量,后来还是朕让老四去找,才把你找到。你们两个人哪,都用情太深,‘慧极必伤,情深不寿’,这些年,暂时把你们分开也好……梁九功……把诏书拿来。”

梁公公恭恭敬敬地捧来一份卷好的诏书。康熙说:“打开看看。”我小心翼翼地打开圣旨,见上面写着:“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宫中女官马尔泰若曦,原系八皇子爱新觉罗胤禩之侧福晋,因朕特召,御前侍奉多年,恪守职责,忠心耿耿。朕一旦宾西归天,马尔泰氏即归于夫家,仍为八皇子之侧福晋。钦此!”

读完圣旨,我心中大恸,皇上竟然早就拟好了圣旨,而且并没有打算将我另嫁他人,如此恩情着实让我感动,我赶紧跪下叩谢:“谢皇上恩典,若曦感激不尽。”康熙说:“朕一直希望有个像你一样,聪慧灵巧的女儿,可惜天不随人愿。朕年龄大了,不知哪天就……一旦新君即位,前任御前侍奉的人都要遣散,所以,朕事先拟好诏书。你放心,你的身份还跟以前一样,当初,我就没有在玉牒中去掉你的名字。”康熙又加了一句:“不过,你记着,新君继位,才可以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