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之美人权术 > 第三十六章 婉相原生上官门

暮色四合,阴霾的天幕仿佛浓墨肆意泼洒而成的画卷。一点幽暗的豆竹灯在三枢使郁金堂的暖阁中幽幽燃烧。每一个人面上的神情都似僵硬的铁板,死气沉沉,透着悲壮。

卢郅隆坐在正位漆器黄梨花木凭几旁,卫枢(安之)坐在他身边的平金软垫上。下位坐着的都是卢郅隆的亲信,三位御史言官的首脑,三位王城防御使,一位王宫卫尉,一位是宦官头瑞公公,一位是金旻。三枢使的人没有任何一个参加这翅议。

“诸位都跟了我许久,知道我的脾气秉性,从前如果有什么得罪之处,郅隆在这向诸位赔罪了。”说着正襟稽首,向下座的士卒们行了一个越制的大礼。众人从未见过卢郅隆对下人行这样的礼,都倍感惶恐,纷纷也向卢郅隆叩首。

“今天借镇国侯这个地方来集会,就是为了商讨一件改天换地的大事,诸位如果有不愿意的,可以先行离去,郅隆决不强求。”

在座的都是愿意随卢郅隆易主的忠实信徒,他们也便顾不得这些。金旻道:“侯爷,臣年少的时候,家父因为直言谏君被大王所不容,贬谪流放,侯爷恩遇,把臣留在身边,侯爷文韬武略倾囊传授,侯爷的大恩,臣永世不忘,这条命都是侯爷的了。”

三位御史言官相顾而笑,为首的叫刘伯,从袖筒中取出一卷绢帛,双手奉给卢郅隆,卢郅隆打来细细读了读,不觉诧异:“这是一份罪状啊?”

刘伯一指那绢帛,自得道:“侯爷请细看,那上面共有臣等合计的,大罪十二款,小罪不计其数,足以堵塞悠悠之口。”那绢帛足有三四尺长,字迹不过核桃大小,整整齐齐如同排兵布阵,密密麻麻如同蚁穴。

卢郅隆将那绢帛小心翼翼的卷好,放在跪垫旁边,抚掌笑道:“你等身为言官,这些事情原应该上达君王,怎么拖到现在才拿出来?”

刘伯等三人稽首而拜,毕恭毕敬的回答道:“臣是言官,是以王朝兴衰之事警醒大王,如今,大王昏庸,后宫干政,宠妾擅权,夜夜笙歌。臣等纵然是以头抢地,以死谏君恐怕也是回天乏术了,恳请侯爷雷霆手段,使天地一新。”

卢郅隆指着面前几位卫尉防御使,笑道:“你们是跟随过本侯东征西战的,当中也有人在卫枢大都督手下当过差,本侯信得过你们。”几个当兵的憨笑一阵,当中垂着大腿道:“两位侯爷都是小人敬佩的英雄豪杰,兄弟我从小就想干一番大事,侯爷只管吩咐,小的是准备好棺材才来的!”说罢引得满堂哄笑。

卫枢伸手紧一紧脖子上领口风毛,把领子向上拉些,她说话的时候可以压着喉咙,因为很有底气,再将言辞尽量简略,声音也能蒙混过关,只是面面相觑,非得用什么遮着喉咙,掩饰自己没有喉结的事实,这才有了这件风毛领口的衣裳。

“明日,宫中宴乐,谯楼之上三更鼓响,后宫卫尉赵之铭将宫门大开,撤换所有防卫。王城防御使按兵不动,掌控全城,防止城中暴乱。瑞公公内应,至于言官,亟待破宫之后,到太极门外候旨。我说明白了吗?”卫枢望着眼前这些嗜血的将军和能言善辩的言官,露出毒蛇打量猎物般的神情,专注而阴冷。

“明白了。请二位侯爷放心。”

“那就各自准备去吧,金旻留下。”卢郅隆一挥手,众人纷纷撤出暖阁,有刺枢使的一名死士提着灯把每一位送出去。

金旻拱手道:“大都督,他们都有事,我做什么?”

卢郅隆笑着指着卫枢道:“明天你跟着镇国侯进宫,你就负责保护镇国侯,不必管别的,”金旻点点头,卢郅隆又郑重其事的重复一遍:“我要你无比让镇国侯毫发无损,你做得到吗?”

金旻拱手道:“请侯爷放心,镇国侯若有丝毫伤损,那时,我必然已经碎尸万段。”金旻说时,眼中似战火熊熊,如临大敌。

金旻退下后,暖阁之中唯有她和卢郅隆两个人,自从卢郅隆上一次在皇宫暴室附近的一次不成功的表明心迹后,卫枢才意识到,不论自己怎样表现的像个男人,不管她的心气有多高,卢郅隆的内心里,永远把她当做女人来对待。既然是女人,夜深人静,孤男寡女同处一室实在是不妥当。道了声“告辞”变要走。

“安之!”卢郅隆声音极具魅力,让人生出几分恻隐。

卫枢停住脚步,淡淡的问道:“侯爷还有什么吩咐。”

卢郅隆踌躇不安,蹙着眉,半晌说不出话:“安之,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你的防备之心这么重。我记得第一次见到你,你就看出我的命道,那时你对我的信任甚至超过了我自己,如今是怎么了,我做错了什么,你总是冷着我?”

她从没有听过一个人如此在意自己的信任,不免心下触动,背对着卢郅隆,她不想回头,不想让人看见她也会流泪:“您没错,我一直都信任您,这些一点都没有变过。”

“那为什么……”

卫枢抬手将面上泪痕擦去,打断道:“你要天下,我要卫国,这是我们定的盟约,除了这一条再没有别的,安之不愿越雷池半步,安之的言行不端,做的事情不可读,配不上侯爷,希望侯爷,也不要做别的打算。”

“你……”卢郅隆的手发抖,三十年来从未收到如此挫折,不禁苦笑道:“安之,你如果是只把我当做知己而拒绝,那我无话可说,但若是因为你把自己真的当做男子,所以拒绝我,那我凭什么甘心?”

“我把自己当男子怎么了?我的心,我的命,都是为了卫国而存在的,您对我的千古知遇之恩,我还你一个万里昌盛之国,很公平,而我也再没有什么别的本钱了。”

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斜阳欲落去,一望黯消魂。

言官禀奏的都是事情,自从卢之晋得了姜华和芙颂二人以后,夜夜笙歌,舞袖成风。王昭仪也时长陪同宴乐。早朝已经停了半个月,卢之晋每日日中方醒,鸡鸣三声时,他才入睡,朝政中的事情,一概压给卢郅隆来处理,其他的再也不过问。自己不过是和娇妻美妾腻在一起,寻欢作乐,做些歌颂美人的言辞,和*难登大雅之堂诗赋。

姜华坐在铜镜面前,身穿发绣云气纹衣裳,面上轻擦一层宫粉,在面上淡淡施了一层胭脂仿佛是一抹红霞,平日里常常用玉容散藿香散等敷面,面容白皙,红润。盘了一个高高的缕鹿髻,左右斜簪三支赤金镶珠钗,正中间插一只点翠卷云华胜。

正在描眉画鬓,只见面前帖银鎏金花鸟铜镜中,映出卢之晋的身影,姜华转过身来,笑靥如花:“陛下,今天怎么这么早就来了。”

卢之晋笑吟吟的,没有说话,他仅仅睡了两个时辰,醒来进膳,服用了两枚延年益寿的丹药,这会儿精神焕发,坐在八仙桌旁,从锦缎流苏桌面罩正中的檀香紫檀茶盘中取出一个梅子青圆口杯子,从保温暖竹盒中取出梅子青圆肚茶壶,斟了杯茶,慢慢饮着。

“陛下,那茶凉了,香气也淡了,您尝尝这个吧,这是昨日姜华妹妹亲手制的桂花蜜。”只见芙颂端着一盏金黄艳丽的包银玉碗,当中搁着一个刻花银质小汤匙。卢之晋没有接,只是张开嘴,芙颂娇羞的舀起一勺送到卢之晋唇边,卢之晋就这芙颂的手,饮了一口,笑道:“好甜腻。”

从袖中取出一张绢帛,上面写着首词赋,簪花小楷,字迹很是清秀,卷面整洁,没有一笔错误。

“《美人赋》?陛下,这儿可是有两位美人,您是写给谁的啊?”芙颂娇羞的伏在卢之晋肩上。

“原是要你们编排歌曲的词赋罢了,你可到吃起醋来了。”卢之晋伸手在芙颂鼻子上挂了一下儿。

姜华接过绢帛,只见那上面写的是:

水面细风,菱歌慢慢。望高处骊宫,忽闻仙乐风飘,睹一丽人,于山之重峦,余望其花颜,不觉痴痴,却看,其形也:

弱柳娇姿,瑾璞之质,动若芙蓉初放之态,静如水中皎月之闲,近而观之,风华绝代百媚生,远而望之,瑰姿艳逸,曳雾绡之轻裾。柳眉若颦,鼻似凝脂,双目含情,丹唇流朱,如花美眷,柔若白莲。披百蝶穿花之罗衣,坠八宝攒金之首饰,系银光灼华质白练,踏瑶碧金玉之绣履,云髻峨峨,若墨色丹青,间插牡丹,若朝霞桂冠。

起舞弄江山,曲终人未散。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舞长空,舒广袖。云涛翻涌,三千红尘世里惊筝。笛羌弄晴。新柳又泛秋色浓,自有愁纵横。可怜一曲长生殿,繁华落幕,夜半无人私语,辛酸难捱。

歌舞止,仙诀落,去雕饰,洗尽铅华,美人已矣。

惜一夜青丝数不尽,故国千载情归何处。往来古今,物是人非,唯见明月潇湘泣玉珠,晨间花叶清露。

“好一首清丽缱绻的美人赋,陛下的才情就算是南唐李煜也不能及啊!”姜华笑盈盈的夸赞道。

“你哄寡人的吧,不过是做来玩玩,寡人那里比得上李煜的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