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尘绝恋:三年皇妃 > 第五十二章 入宫为官(上)

时间一晃就过了一个多月,正是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四月,处处都洋溢着盛春的暖意和无限的生机,就连欧家小院中的那棵大松树也长满了新绿的松针,青砖墙头也爬上了带着新芽嫩叶和淡粉色花苞的几枝蔷薇,颇惹人怜爱。

这一日,我照例在门口的泥偶摊前买了三个泥偶,然后赶至书院授课。一进讲堂,只见几个小家伙正拿着小木棍打来打去地玩闹,我便大声说道:“上课了!大家都坐好!不得顽皮!”几人才坐回到座位上,我便翻开书开始讲课。讲了一会儿,见大家不是无精打采,就是在下面交头接耳,想想天天这样念这两本书确实有些乏味,于是我便合上书,对着下面十几个小脑袋说:“这样吧,今日正课就先讲到此。我们接下来学点新鲜的东西如何?”大家面面相觑地观望了一下,就接二连三地嚷道:“好!”我一笑,便问他们:“你们可听说过若阳古语啊?”有人点点头叫道:“听说过!”有人则茫然地摇摇头。我便说:“若阳古语可是几百年前我们祖先用过的一种语言,那可是先人留下来的珍宝,我们今日就先学几个若阳古字,可好?”“好!”孩童们拖长了声音答道。

于是,我便起身,用毛笔蘸上墨在身后挂着的一张宣纸上写下若阳古字的一到十这十个数字,同时一边让他们照着写,一边教他们念了起来,为了加强记忆,我将那首久传的童谣“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也配上了若阳古语教他们念起来。这下,孩子们都有劲头了,跟着我大声地在讲堂中朗读起来,霎是认真。不一会儿,就听到外面传来下学的敲钟声,一群孩子很快就一轰而散,跑出了讲堂。

我则收拾着书笔准备离开,却见到黄尚书正站在门外,背着手微笑地看着我,我连忙抱起书走过去问:“黄大人,有事找我吗?”黄尚书却目光瞅着我在宣纸上写下的几个若阳古字,一脸的疑惑,然后他就问:“霁先生会若阳古语?”我看了一下那张宣纸,笑道:“会一点,是以前爹爹教的。”“哦,”黄尚书思忖着,说:“令尊是?”我一听,便答道:“家父只是一介走商,只是他的爷爷曾经会若阳古语,所以就教给了他,而他又教给了我。”黄尚书点点头,说:“原来如此。不错不错,霁姑娘果然是多才多艺啊。”我摇摇头,说:“哪里哪里,黄大人谬赞了。若阳现在还是有很多人会古语的。”黄尚书却摆摆手,一边踱步向楼下走去,一边缓缓地说道:“少呀,少呀,现在这一古语几近失传哪。”我跟在他身后,只默默地听着。

他沉默了一下,忽然停下来,说:“霁先生可否愿意再做一件古籍翻译工作?”“古籍翻译?”我讶异道。他点点头,说:“对,现在宫中正缺能将大量若阳古语典籍翻译出来的人才呀,哎,几前年我若阳遭遇一次宫廷动荡,当时很多会若阳古语的大臣都遭受无妄之灾……哎,如今宫中此类人才奇缺呀。”他回过头,看着我说:“不知霁先生可否愿意为朝廷出点力,一边将若阳古籍整理出来,一边使我们的若阳古语能得以代代传续,发扬光大呢?”我犹疑着,不知该不该答应。却听黄尚书又说道:“若霁先生能答应,我必向皇上奏明为霁先生封官赐薪,这份工作的俸禄可比教书先生丰厚得多呀。”我连忙笑着摆手道:“黄大人,霁月并不是担心俸禄待遇之事,霁月能得皇上和黄大人抬爱,在此教书已是幸事,我只是觉得我一介女子入宫为官恐不合适,怕惹来非议。”黄尚书朗声大笑起来,捋着白须,道:“霁先生多虑了,本来我若阳并不排斥女子为官居政的,虽然女子为官者必竟为少数,但我朝和前朝已经有了几位女官,况且译令官纯属文官,在朝中很少涉及朝政,也不必上朝,所以也不会引来太多关注的。”我明白地点点头,“哦”了一声。黄尚书便看着我说:“如何?霁先生可愿意为国出力啊?”

我微微一笑,福身作揖道:“黄大人如此力邀,霁月要是再不答应就不近情理了,如大人确实如此肯定霁月的能力,霁月自当殚精竭虑,为朝廷一尽绵薄之力。”“嗯,”黄尚书满意地点点头,说:“好,好,我明日就去奏明圣上,好安排你即刻入宫。”我急忙说道:“大人,那我在这里的工作?”黄尚书摆摆手,说:“不碍不碍的,你可以上午在此教书,下午入宫翻译,反正那些古籍整理工作也不紧急,只需每天皆做一点就是了。”“哦,那样就好。”我便应道。我们便走下楼去,我正准备跟他道别,他却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拍了拍头,说:“哎,这人老记性也老了呀,刚才老夫想叫你来领俸禄的,结果一听到你在教学童读若阳古语,就把这事给忘了,呵呵。”我也一笑,便跟着他去厅堂领钱去了。

第二日刚上完第二节课,下朝归来的黄尚书就来叫我,让我跟他一同入宫去见皇上。我便遣散了学童,跟着黄尚书坐上他专用的马车向皇宫赶去。若阳的皇宫叫万辉城,意蕴千秋万世,光辉普照之城。马车一路行驶了约莫一柱香的功夫,便停在了一处高墙红门前面。两队士兵持戟立于大门两侧,一副威风凛凛的架式,经过守卫官的盘查,我们便坐着马车向宫内驶去。过了两道宫门之后,我便随黄尚书下车,步行穿过第三道宫门,又走了一刻,终于来到一座雄伟气派,飞檐雕梁的金黄色大殿前面,只见大殿的汉白玉石阶前立着两只威猛生动的金虎,让人不由得屏息肃目,两队守卫凛然沿阶而立。我向大殿门上仰望去,只见上书“圣安殿”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只听黄尚书在前面对我说:“走吧。”我这才回过神,忙跟着他向石阶上迈去。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殿门口,黄尚书对在门口守卫的一个着灰底蓝纹,拿着拂尘的太监说了一声,那太监便向殿内跑去,一会儿,他便跑出来,恭敬地请我们进去。我就跟着黄尚书向殿内走去。

进了金碧辉煌的大殿之后,就看到展曜之身着紫色镶金边及绣金虎的锦袍坐在正前方的一方金黄色圣案之后,王者之尊尽显无遗,台阶下有两位大臣正伏身对他说些什么。他一见我和黄尚书,便一抬手打断那两位大臣,微眯着眼睛待我们过去。我和黄尚书连忙加快脚步,走到阶下,黄尚书双手一握对他一恭身,我则在后连忙双膝下跪,双手抚地,听得黄尚书说完:“参见皇上”之后,我连忙跟着说道:“民女霁月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然后就听到展曜之浑厚的声音在头顶响起:“两位免礼。”我便说:“谢皇上。”然后再缓缓站起身,微低着头。展曜之又说:“黄尚书,你是说要让这位霁月姑娘做古籍译令官吗?”黄尚书毕恭毕敬地答道:“正是,皇上。为臣已经确认她对若阳古语非常熟悉,且她又熟于音律词赋古籍文章,恰能弥补宫中此类人才匮乏的状况,是任此职位的绝佳人选。”展曜之“嗯”了一声,便对我说:“霁月姑娘,你可愿意担任此职,为我朝的若阳古语典籍作翻译整理工作啊?”我应道:“回皇上,霁月能得皇上与黄尚书如此抬爱,实为万幸,惟霁月才疏学浅,学艺不精,若皇上不嫌,委以此重责,霁月自当倾尽所能,为朝廷一尽绵薄之力。”展曜之“嗯”了一声,然后就说:“那从即日起你就到宫中作古籍译令官吧,黄尚书,你再去跟吏部知会一下,好安排霁姑娘入职。”黄尚书立即作揖答道:“是,皇上。”我又跪下,双手抚地道:“谢皇上。”

随后,我便跟着黄尚书去了吏部,作了登记,领了官服与官帽,又跟着他到专门负责收藏整理古籍文献的文渊阁中熟悉了一下,认识了掌管文渊阁的大学士诸葛轩和几位同在其中任职的文官,大家虽有些讶异我是女子,倒也还算友善,并无明显排斥之感。就这样,我就在完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成了若阳皇宫中的一名文官。在随同黄尚书坐着马车离开皇宫时,我暗自有些无奈地想道:我似乎总是会与宫廷结缘,但愿这样不会招来什么麻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