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半年的时间,终于把我有生以来第一部上传到网络的小说写完了,现在也该对这部小说和我写这部小说的感受作个总结了。其实,写这部小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意外。

首先就是意外于自己写了这么长的一部古典言情小说,最初,我以为我的小说最多十五万字就结束了;后来,写到了二十万字时,我以为最多再有五万字就差不多了,再后来,到全文结束时,我才发现自己居然写了三十五万字的小说,惊诧啊~~,实不敢相信怎么自己码了这么多字出来!

其次,就是意外于自己的小说居然得到这么多朋友的喜爱。虽然我的作文在上学时还是屡屡受到老师夸奖,也得过几次写作比赛的奖,可是我从不认为自己的小说能这么受大家欢迎,一方面对自己的写作能力还是不够自信,高中时曾经尝试写小说,但语文老师告诉我没有一定的思想深度,是不能写出好的小说来的,我当然明白老师的话,我的思想在那些写出千古流传的经典之作的大家面前自是不值一提,所以也不认为自己能写小说。另一方面,看到现在的网络小说,我常常觉得也许自己的思想已经与现代社会不合拍了,很多读者追捧的小说,在我看来,实在难以苟同,所以我不认为自己的写作风格能得到很多人的赞同。

一开始,我纯属是为了自娱自乐,抒发一下自己的感想才写这个小说,所以最开始就只写了两章内容(有备而来和惊天之舞)放在博客里。后来觉得就看两章,故事看得不过瘾,就把前面的章节匆匆补上,想看个完整点的,等到写完前面的章节后,我发现自己居然已经写了有八万多字,干脆就用博客里的博客书功能将章节串接起来,这样看起来更顺畅。但是,我发现博客书弄起来好麻烦,弄了好几次,把我弄得头都大了,于是便想干脆上传到小说阅读网里,那样就省事些,网站应该可以自动给书建立目录,于是就在二月十四日试着上传到了网站。

上传后,我想我的小说肯定会淹没在茫茫书海之中,也不会有多少人关注它,所以也没怎么在意。没想到,到第二天中午时,我才发现小说已经在头天晚上上传到了主站,而且已经有读者朋友作出了肯定的评论,我很意外,也很高兴,但在看到一些催着更新的评论时,我又替自己担心起来,我本来工作就非常忙碌(身兼两职),写这小说也是趁过年放假的时间才写的,一旦上班时,我哪有那么多时间来写它呢?所以我赶紧发了个评论,告诉大家我本来工作很忙碌,没有时间很快更新,请大家不要急于催稿。好在很多朋友都很理解我,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一直坚持陪伴着我,鼓励着我,耐心地等待着更新。

而接下来就是接连不断的意外。好几个网站的编辑联系我,想让我把小说加V,我在欣喜自己的小说得到这么多关注的同时,也一直尽力推却着;但后来,小说阅读网也就是我的小说首发站不断大力宣传推荐我的小说,还为它作了封面和编辑点评,使更多的读者朋友看到了它,为了表达对小说网的感谢与支持,我最终还是同意在小说网改版之时给小说加V。

而这之后的一个月,对我来说,简直就是煎熬。白天忙碌工作的同时还要构思晚上该怎么写,可是一回家在点开网站后,就看到一连串对小说加V表示抱怨、斥责甚至是侮辱性的评论,虽然明白也是一些读者朋友爱之深,责之切的反映,但心里仍有一种有苦说不出的感觉,完全没有了写作的激情,晚上一想到那些过激的话语,我就难受得睡不着觉,长这么大,从来没被人说过重话,结果却为这小说受这么多气,只觉得自己这是何苦来的,当初干嘛要把这小说上传到网站,让自己天天累得不行(完全没有一点休息时间,天天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全部坐在电脑前面,更没有时间陪伴家人),还要承受这些话语的打击。

不过,好在还是有不少朋友一直用理解之心支持着我,给了我不少鼓励,所以我还是尽力平抚自己,耐心地跟读者朋友作解释,想化解大家的怨气。但后来一段时间,又遇到工作量突然大增,我根本就无喘息的余地,再加上心理感受的累积效应,我实在是支持不住了,只好跟网站和读者朋友们告假七天,想让自己缓口气,休息一下。这样一休息后,我发现虽然小说的点击量少了很多,但那些抱怨的评论也少了很多,而且,我一直紧绷的心弦也终于得到一些放松,我又可以平心静气地继续写下去了。

就这样,到我恢复更新,再次上传章节时,留下来一直陪伴着我的就是理解我和支持我的朋友了,我感到很欣慰,能通过这部小说认识这些朋友,尤其是在建群以后,更是认识了很多能真心畅谈的朋友,而这些收获则是我最感意外也最感欣喜的部分,所以在此很想要向所有关注过这部小说,或者推荐过这部小说,或者收藏过这部小说,或者曾经支持过我,或者到现在也一直在支持着我的朋友们衷心地说声“谢谢你们!”也衷心地感谢小说阅读网给我这个平台让我的第一部小说能得到这么朋友的关注!

发了这么多感慨,现在该言归正传,谈谈这部小说了。这部小说在结局后,读者朋友对其中的人物与情节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与观点,褒贬不一,角度各异,多种多样;我很高兴它能引发大家这么多的想法,也很乐意与大家一起对其中的内容与人物进行讨论。现在,我就从作者的角度来说明一下这部小说的主旨与构思。

写小说当然就是托物言志,通过笔下的故事、人物、心理描述与对白来表现作者的某种观点。我写这部小说也是凭感而发。虽然在我们所处的社会中,物质产品是越来越丰富多样,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足而殷实,可与此同时,这个世界似乎也变得越发虚浮躁动起来,人们都急于争夺炫耀,以拥有众多物质享受为傲,却忘记了生命的纯真与简单之美,而怀有淡泊名志、宁静致远这一观点的人更是越来越少。

所以我想写此文,借用个人所创造的一个世界和一些人物来表达内心感怀,也想提醒读者,大道至简,保留一颗赤子之心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因此这部小说的结局就是一心追求简单生活的女主最终与和她怀有同样观点的男主过上了他们想要的生活。其实这个结局应该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我一开始就已经表明了女主的态度与人生观,所以,到最后我也会以这样的观点作结。

在这里,我还想随带提一下个人对淡泊与宁静的看法。在我看来,所谓的淡泊与宁静并不是放弃对物质的追求与享受,而是指物质需求在达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时,仍能保持自己内心的淡泊与宁静,不会因为沉缅于对物质的不断追求而迷失本心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必竟这个凡尘世间没有几人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但至少应该在心中保留一块不受世俗影响的静土。所谓的简单,也是指不因各种诱惑与挫折而改变初衷,不论面对何种境况,只要明白对自己最关键和最重要的是什么就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呵呵,本人无意做哲学探讨,只是提出自己的一点拙见)。

而我的小说是言情类的,当然它就表达了我个人对爱情的看法。我尽力在这部小说中表现一种贴近现实的感情状况(虽然这也引来不少朋友的争议),我想要告诉大家的是,感情不是有和无的单项选择题(如果如此简单,世间就不会有人为情而苦了);爱情是一道通过不同的解答步骤会得出不同结果的应用题,是不能单单用一个专一与否就一概而论的,它是复杂而微妙,包含着许多成分的(如果仅仅用所谓的是否从一而终来判断女主角的爱情,那就显得浅显和表面化了,而且仅用这种观点来看待爱情的话,那贞洁牌坊之类的东西就应该继续存在下去,而且还应该发扬光大)。在这部小说里,我借用女主的三段爱情故事描述了三种类型的爱情,现在就为大家做个详解。

第一种,就是文心与赫连翼佑之间的感情——美丽而苦涩的初恋。翼佑让文心此生第一次了解情感,他让她情窦初开,初历人事,也初尝爱情的苦涩。初恋是最美好和最令人难忘的,人生第一次为情而动的经历对每个人来说都可谓是刻骨铭心和无法忘怀的。就像文心对翼佑那样,当赫连翼佑这样一位高高在上、令世人仰止,也令众多妙龄女子动心的帝王因偶然际会施恩与施宠于未有多少世事经历,更没有什么感情体验的文心之后,给文心最大的感受是不可思议与受宠若惊,她也难以自拔地对翼佑产生了一种感恩、依恋与崇拜之情,对她来说,翼佑就像是一场美丽的梦,让她沉醉但又无法相信。

而文心并未做好投入感情的准备,她一开始就不断地告诫自己这位拥有三千佳丽的帝王对她的宠爱只是如烟火般短暂的激情,她不相信他只会衷情于她一人,所以她尽力避免自己对这个至高无上的帝王动真情,也想方设法与翼佑定下三年之约,希望离开皇宫。这一点也很好理解,文心清楚自己的身份背景与皇宫是不合的,况且她的家人与她自己也因宫廷权力之争而被无辜牵连,因此她对皇宫怀着深深的恐惧、恨意与排斥感。对翼佑也同样如此,这样一位皇帝对她来说是高深莫测的,她永远也无法猜透他的心思,也不敢相信他对自己的感情,她只希望将与翼佑之间的缘分当作一次美丽的邂逅,而不是一生的厮守。

而对日日皆面临着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同时又对男女之情有很深了解的赫连翼佑来说,娴静纯真、不逐名利、淡泊怡然的文心则让他体会到了求之不得的宁静与详和,所以在美女如云的后宫中,他认定文心是他最想要得到的女子。不过,作为一名一呼万应的帝王,霸气、要求与夺取已是一种习惯,在对待感情时,他也如此作法。例如,干脆地要求文心侍寝;在与文心定下三年之约后不顾君子之诺,依然暗中采取一系列行动想把文心留下。诚然他这样做只是出于想与文心厮守一生的真心,但他却在后来才明白爱人的方式不是只有夺韧占有。

其实文心与赫连翼佑之间感情的最大问题在于没有相互的尊重与信任。文心对翼佑是敬仰但不信任(前面已经作了说明);翼佑对文心则是不懂尊重与不信任。此话怎讲?翼佑想要尊重文心,并且希望她能成为与自己平起平坐的妻子,这也是他为何一直要文心喊他的名字,也力图让文心做皇后的原因。但他不懂得尊重不是表面意义上身份或称呼的对等,而是指从内心深处尊重理解对方的想法与观点,并且能够从对方的角度来替对方考虑。他不能体会到文心在宫中生存的难处与痛苦,他只是认为自己认定的最好方式对文心来说就是最适合的方式,也就是说,他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了文心的身上,虽然这对男权主义社会尤其是一位帝王来说再正常不过,但这也是文心与翼佑之间感情脆弱的一个原因。就像在《椎心之痛》一章中所讲到的,“这就是帝王吧。不论他多喜欢你叫他的名字,你永远也不可能和他真正平等地畅谈。他不高兴时,可以随时离你而去;而你再不情愿,也要笑着接受他的所做的一切安排。”

翼佑对文心的不信任就比较好理解,就像我在文中说到的,他这样一位至高无上的帝王从未想到一位民间女子居然胆大到对他提出三年之约,这对他来说可算是一种震撼。他之后一系列违背承诺的行动(不知为什么,大家似乎都对翼佑作为帝王却违背约定之举没有任何异议,难道诚信不重要吗?疑惑中……),一方面是出于情感之需,另一方面则是出于一个男人尤其是帝王的自尊心之需,他认为只有他可以对女人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所以他不能接受一个女人特别是他所中意的女人想要离开他的事实,自然他就会怀疑文心对他的情感,进而怀疑她的真心与为人,从而在文心孩子被打掉后,他完全相信了清儿的话,毫不犹豫地将文心打入了冷宫。

此举彻底地阻断了赫连翼佑与文心感情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更让文心再次深深体会到宫廷的可怕,让她灭绝了一切幻想,也因此,在后来展曜之表示愿意送她回到翼佑身边时,她还是选择了继续隐姓埋名于异国。

也许有朋友会问:那为什么文心在离开翼佑后总是会挂念他?这就是初恋带给人的感受,刻骨铭心而又无法替代,即便文心不想再回到赫连翼佑的皇宫中去,翼佑带给她的感受却是难以忘怀的,但她最多也只能是怀念,而不会想去见翼佑,她宁愿翼估在为她举办国葬后将她彻底忘记,也许这就应了那句歌词:相见不如怀念吧。同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在小说中提到的,翼佑与文心之间的感情是突然因误会而终止的,文心心中始终有一个结,或者说一处很深的伤疤,时时牵痛着她,不到翼佑当面与她将误会解开时,这种疼痛是不会消失的,这块伤疤也是不会痊愈的,所以,到《落梦红尘》那一章,当翼佑对文心表示歉疚之情时,文心的心才真正释然,这段感情也就真正地结束了。

很多朋友对这段感情感到痛心,我能理解,这也是我想表达的。感情就是这样,一时的错过也许就是一生的错过,世间又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呢?

未完,共2页 / 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