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不良庶女 > 第十五章 喜娘

梅素素还是去了王记的铺子买了一套嫣红的成衣,四匹雪青,丁香色,群青,绀紫的缎子回来。.

这些一共花去了二十两银子,若是他们省吃俭用,也可以过上半年的好日子。

梅婶儿尽管嘴里嗔怪梅素素乱花钱,可还是给她量了身,又拿出自己压箱底的料子给梅素素配色,做中衣的开始忙活起来。

傍晚时分,陆博派人送来了一张纸笺,用的还是上等的薛涛笺,浅青色的纸笺上龙飞凤舞的写着几行字,短短十来行的字,却记载了京城里最有名的一名冰人,一名官媒的住址以及喜好。

冰人便是民间对于媒人的雅称,一般通指媒人。

而官媒则是官府方面的媒人,信誉相对来说比较好,最重要的就是官媒只做高门大户的生意,也因为官媒对其中的门门道道和各家官员之间的恩怨纠葛很是清楚。例如谁家的小妾是哪家的庶女,而哪家的主母又和哪家的小妾不合,王家的儿子看上张家的女儿,张家的主母的娘家的嫂子的妹子的嫂子跟王家主母不对付,等等等等。这些人际关系很重要。

若是来一个不熟悉的冰人,很有可能造成一对怨侣。

是以,若是要打探什么还是去官媒那边比较合适。

只是……

梅素素有些犯愁,她打的旗号便是孤女进京寻亲未果。而官媒既然沾上了一个官字,想要去官媒那边作喜娘,也不是那么好进的。

有句俗话叫做“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便是说着媒人不好做,若是成就一对佳偶,那便是佳偶天成,媒人也有功劳,可是若是一对怨侣,谁都会埋怨媒人识人不清。

时下男女大防虽然不算很是严,可是定亲前能够见上一面便已然算是很双方的父母开明了。更多的夫妻,那都是成亲那日掀开了红盖头才知道相伴自己一生的良人到底是何模样。

在南方有些地方,成亲当日还要“骂媒”,将媒人骂的越难听,新娘的身份便越高。

由此可见,这媒人虽然是男女结亲必不可少之人,可是这媒人还是列了下九流之行。

这为什么?

只因这媒人不好做。

之前便说过,若是成亲了,双方合意,便是佳偶一对。

若是一方人家有心欺瞒,这媒人又不知道,把人家夸的是天上有地下无,等着成亲了,露出了真面目,这被欺瞒的一方首先要怨恨的便是媒人了。.

更因这媒人嘴一张一合之间全凭借了自己的良心。

好的媒人自是人人称赞,说媒立保全凭着自己的本心,良心。不仅仅成就了一段姻缘,还成就了两个家族的交情。

坏的媒人一张嘴说的便是天花乱坠,待到成亲之日,新郎或者新娘方才知道自己被骗了,这一骗,便是两个家族的怨恨,仇视。

却又俗语有云:“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又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有:“无媒苟合”这一说。

媒人的地位无比的尴尬,纵使是官媒,也摆脱不了下九流的身份。

饶是如此,沾上一个“官”字,这个媒人也不是那么容易就当上的。

更何况是喜娘了。媒人在下九流里头,可是喜娘却不在。

喜娘也是婚礼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承包了新娘子穿衣梳妆以及嫁娶需要的等等一切细节上的事物。

自然,有些人家有那有经验的人也不用喜娘,可是婚礼上需要注意的事情很多,谁也不能保证就面面俱到了,喜娘因着其专司此事,出意外的情况很少,所以大部分人家还是愿意请喜娘一手包办婚礼的。

冰人和喜娘都是合作关系,通常冰人手中都会有固定联系的几个喜娘,哪家需要喜娘了,合了生辰八字便让人过去帮忙了,这赏银自是各赚各的,媒人只从喜娘手中提取一些介绍费便是了。

官媒更是将这媒人和喜娘一手包办了。

冰人那边和喜娘是合作关系,官媒这边,媒人和喜娘便是上下级关系了。

既然媒人管着喜娘,那么用谁不用谁还不是官媒一句话的事儿?

在南越,官媒手底下就挂了好几个喜娘的虚名,或者塞自己的亲朋好友进去鱼目混珠,等成亲当日,派两个得用的喜娘,剩下的便可以在一旁混时间拿赏钱了。

在这京城,吐口唾沫,这唾沫星子都能溅到一位什么“贵人”的身上的地界儿,这“官”之一字更是混杂不堪。

梅素素拧起了眉头,修长的手指滴滴答答的敲着桌面。

难道请闻人公子下个帖子帮自己谋得一份差事?

不妥。

自己明明在京城“举目无亲”的。

请陆公子?

梅素素摇头,还不到用他的时候。

衡量再三,梅素素还是下定了决心自己去便是了,相信凭借自己的手艺当选应该不是太难,又或者,她的眼角瞄过桌子上的帖子,拿着陈夫人的帖子?

陈夫人是当朝一品大学士的夫人,她的名头应该很好用。

梅素素舒了一口气,起身开始检视妆奁箱子,将里面的瓶瓶罐罐都检查了一遍,发现一些东西已经差不多快用完了,又列了一张单子出来,盘算了一下这些要花的银子,梅素素刚刚舒展的眉头又拧了起来。

看一眼天色,此时不过傍晚时分,距离晚饭还有一段时间,她便叫了梅婶儿跟自己一起出去采买了东西回来。

身上所余的一百两银子买了布料和研制胭脂水粉所需材料之后便只余下四十两了。

看着桌上的那些东西,梅素素叹了一口气,开始研制所需物品,直到更鼓三响,梅婶儿进来催促,梅素素方才放下手里的活计熄灯休息。

林椘站在二门上,眼看着内院的灯熄了,他方才叹了一口气转身进了正房旁边的小跨院。

次日一早,林椘很罕见的没有在院子里念书,而是拿了两个凉馒头穿了一身旧衣便出门去了。

梅婶儿没看到林椘有些慌了,林椘从来都不会这样不说一句就走的:

“小姐,椘儿不知道去哪儿了,他可是从来不这样的。”

梅素素最后检查着妆奁匣子,闻言垂了眸,道:

“椘大哥定是有自己的想法,罢了,随他吧,只是别耽误了功课就好。”

梅婶儿是把林椘当亲儿子看的,她心里虽然着急,奈何梅素素这样说了,她也不好意思再多说话,一心里想着等林椘回来了好好跟他聊聊。

梅素素用过了饭,思索再三,将那陈夫人的帖子塞进了袖袋里,梅婶儿要跟着一起去,梅素素觉得自己是出去找活计见工的,带着人不像话,便一个人出了门。

陆博拿来的信笺里写了那名官媒唤作王妈妈,最喜欢吃南城孙记的蟹黄包子,只是那蟹黄包子每日只卖五百笼没人只允许买一笼。每日里辰时正开始售卖,不到半个时辰便会卖完。

如今不过卯时正,梅素素出去毫不吝啬的叫了一辆马车来直奔南城区。

孙记。

门口的人已经排起了长龙,梅素素不禁有些忧心能否轮到自己。

辰时。

人越来越多,梅素素扭头往后看去,五百之数怕是已经完了。

辰时三刻,孙记的门打开了,里面走出两位伙计来,一人端着红木泥金托盘,一人开始从门口起发起东西来。

梅素素有些好奇,拉了拉前面小丫鬟装扮的女孩问:

“请问,这是做什么呢?”

小丫鬟回头看了梅素素一眼,奇怪道:

“你不知道做什么就过来排队做什么?”

梅素素笑了笑,从荷包里掏出几颗饴糖来递给小丫头一颗,道:

“我也是听说这孙记的包子好吃,要一早过来排队,便来了,只是他们现在这是做什么呢?”

小丫头笑嘻嘻的谢过了,接了饴糖含在嘴里,餍足的闭上眼感受着满口的香甜气味,过了一会儿,方才道:

“这位姐姐有所不知,这孙记的蟹黄包子供不应求,每日里来买的人太多了,所以便发了号牌过来,凭借号牌去领包子,每日只发五百枚,多了就不发了。”

“谢谢妹妹了。”

梅素素欣喜的谢了,踮起脚尖往前看去,这会功夫,那两人已经走近不少了,她已经可以看到那托盘里整齐码放着寸许宽指长的竹牌,只是……那数量怎么看都不足五百之数,梅素素多了个心,身子往外探了一探,暗自数了数排在自己前头的人,只是这队伍太长,这人是数也数不过来。

梅素素正担忧着能不能轮到她的时候,那两人已经端着号牌过来了,梅素素瞄了一眼,上面只剩下三个号牌。

小丫头前面的男子一个,小丫头一个,轮到梅素素,便是最后一个了。

梅素素交了银子,拿到号牌松了一口气,小丫头回过头来看了一眼空盘子,笑道:

“姐姐好运气。”

梅素素笑笑,指了指小丫头手里的牌子没有说话,两人同样好运气,最后两个了呢。

梅素素后面的人却不干了,不敢去拉店员,反而拉了梅素素的衣袖,道:

“把你的号牌给我!”

梅素素蹙起了眉头回头一看,却是一名十五六的小厮,她抖手甩开小厮的手,面色一正厉喝道:

“你是哪家奴仆?竟然如此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