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儒雅仙道 > 第四十五章泰之否倭寇海上来

白薇草堂的转让一事,经京城贵宦以及商人一番追逐,最终以拍卖的形式,被京城最大的药铺“济仁堂”以一百万两银子收入囊中。.一百万两银子对于从来没见过如此大钱的付平来说,虽然知道银子对于自己实无大用,还是喜欢了一段时间。之后丢给白薇保管了事。

自付平进京这五年多以来,会试殿试一举中探花,参加诗会名动京城,尚彩云公主,赐府莫愁湖,为皇上诊病,直至拍卖白薇草堂,无一不是一帆风顺。甚至修炼长春诀也是顺水顺风。再看大韩朝,近百年风调雨顺不说,更是四海清平。

所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易云:“泰,小往大来,吉亨。”“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否至极则泰,泰至极则否。

事之反常即为妖。

付平大婚后第二年初秋,东南沿海几个州府八百里加急的奏折如雪片般送进宫里,摆上御书房的案头。有些奏折竟然达到了一日三至的地步,可见事情之紧急。奏折内容如出一辙,均是报告自立秋以来,东南沿海各地受到大量倭寇的袭扰和抢掠。

对于由来已久的东南沿海倭寇,大韩朝人都是知道的,不过已经有近百年没有在沿海一带出没。虽然自去年春天起,偶尔有零散的倭寇出现,不过因无关痛痒,也就没有引起当地州府以及朝廷的注意。这次的大规模袭击,显然出乎朝廷的意料之外。看到如此多又十万火急的奏折,当务之急是派兵前去清剿。不过,大韩朝已经有近百年没有战事,朝廷养的兵将几乎都成了摆设。要想从这些多年来养尊处优的兵将中,选择出能赴东南沿海抗击倭寇的来,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八月初九辰时,付平照例进宫给皇上疏导经脉。

走到离内书房还有几丈远的地方,就听到了书房内皇上的暴怒声,以及大臣请罪的声音。付平很自觉站在内书房门口,静静地等着。等了一会儿,听到茶杯摔到地上的爆裂声,以及皇上的一声怒喝“滚!”,见当朝宰相赵询,兵部尚书李立,内阁大臣李林相继而出并匆匆离开,付平才随值日太监走了进去。进门就发现端坐在御案之后的皇上脸色发青,胸脯还在不断起伏。付平赶忙上前请安行礼。

看到付平,皇上甩右手把御案上的奏折向付平站立的地方挥去。并高声说:

“你看看,你看看,沿海倭寇横行,朝中诸臣却畏缩不敢上前,朕这么多年养的全是废物。”

“陛下息怒,气大伤身。朝廷多年未经战事,朝中诸臣有畏战情绪也是人之常情。虽然沿海战事紧急,不过派兵之事也需慎重。”

听到付平的话,皇上沉思了一会,问付平道:

“你可有想法?”

“对于东南沿海倭寇一事,臣也曾从我朝早期的记载中读过一些记载,思量之后,发现历来倭寇来我天朝无非是为了粮食,活动区域也基本上在沿海一带,很少有深入内地的事情发生。所以微臣想,倭寇渡洋跨海而来,一无粮草,二无后继之兵,对付他们派兵清剿自不可少,断其粮草也能收获奇功。”

付平说到这里停了下来,想看皇帝的反应。看皇上没有接话,而是有继续听下去的意思,只好接着说:

“如想断其粮草,唯有沿海一带实行禁海,并让沿海居民内迁,坚壁清野一段时间,倭寇五粮可抢,自然会乱。此时再派大兵清剿必然事半功倍。”

其实付平这个想法是来自昏睡前那个时空,清朝康熙年间对付台湾郑氏小朝廷骚扰东南沿海的法子。听付平说完,皇上一直眯着眼靠着椅背,右手放在御案上,手指很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

约莫有一刻钟,皇上都在静思。最后皇上睁开眼睛,看着付平说:

“把你刚才的话写成奏折,明天早朝于朝堂上呈上来。好了,现在为朕梳理经脉吧。”

为皇上梳理完全是经脉后,付平回到驸马府。把内书房的事对曹颖和彩云讲了。曹颖听完后没有表态,只是彩云关心的询问道:

“夫君此计可有把握?”

“我从来也没有带过兵,此想法也是观看历代以来对付倭寇方法,从中参悟出来的。可行与否还要皇上和朝中大臣定夺。”

当天付平把奏折写好,先拿给曹颖和彩云看了,见两人没挑出什么毛病来才放心。

第二天寅初起床,寅时三刻到金銮殿门口等着太监来宣。虽然付平官拜驸马都尉,但不是实官,现在的付平还是顶着翰林院编修的职,是没有参加早朝资格的。卯时二刻,听到金銮殿门口太监高呼:

“圣上有旨,宣驸马都尉付平觐见。”

付平随在宣旨太监身后,低头进入金銮殿内,在品阶台前行了三跪九拜的大礼,听到皇上说:“平身吧。把折子呈上来。”

付平把奏折双手高举过头,太监走过来接了,走到龙椅一侧,在皇上的示意下,太监把奏折当众读了出来。

“都议议吧。”

皇上等太监读完付平的奏折,只说了这样一句,就不再吱声。

顿时金銮殿里传出嗡嗡的议论声。有赞同的,自然也有反对的。赞同的理由是此法暗合兵书上断其粮草之说。反对的理由是此法劳民伤财,怕倭寇未清又引起民变。最终一方都没有说服另一方。最后皇上看在朝堂是议不出个所以然了,留下宰相、内阁大臣、兵部尚书和付平等人到内书房再议,就让太监宣布退朝。

回到内书房,皇上让付平把想法和理由又重述一遍,其余几人虽觉得此法实行起来并非易事,同时也的确劳民伤财,但是又拿不出更好的法子来。最后还是皇上拍板,就按付平的想法执行。接下来又开始选派带兵人选。直到午时末,才统一意见,由北方大荒山州总兵,大将黄宗宪带本部兵马,克日抵东南沿海清剿倭寇。同时由太子赵俊哲监军,驸马都尉付平随行,负责协调沿海诸州驻军统归黄宗宪调度,以及施行当地居民内迁、坚壁清野的政策。

第二天早朝,皇上连下数道圣旨。其一是黄宗宪领本部兵马,并统一节调东南沿海各州驻军,自接到旨意之日起,由驻地直接开拔,务必于两月内赶赴东南沿海清剿倭寇;二是升驸马都尉付平为从三品偏将军,负责协调沿海诸州官员执行居民内迁、坚壁清野政策;三是太子监军;另外就是兵部、户部、工部等部门筹办粮草、军饷、兵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