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秦宫辞 > 第122章 平安府里的哀伤

吻久了,她身子软了下来,倒在他的怀里,闭着眼睛,享受着此刻静谧的美好。他搂着她,下巴抵在她的头上。

“栀子,想不想到宫外去走走?去看看宫外的雪?”她总是给他浪漫情怀的源泉。

“想。”

于是,秦王政立即命人安排。

她们各自去换了一身衣服。栀子穿了一身纯白的棉布衣服,层层的棉穿在她身上,看起来很洁净很舒适。而他则换上了一身黑色的夹袍,发髻上束着乌金冠。

“外面风雪大,你穿得太少。给王后拿件披风来。”

“是。”

紫荆拿了件大红的斗篷来给栀子披上。

他们走下中宫,走在雪地上,一红一黑的衣服,站在银白的世界里,煞是好看。

他们悄悄地出了宫,只有紫荆与李斯带着几个侍卫随行。

出了宫门外,马车在街上缓慢地行走着,他们透过略微拉开的窗帘,可以看到外面沸沸扬扬的雪。街上来往的人很少,非常静谧。

马车走过平安府。

“平安府…”栀子自然想起了茜草,茜草走了也有大半年了,她这一走杳无音信,而她的父母反应如何?“陛下,我们去平安府走走吧。”

“嗯。”

于是,他们走下马车,进了平安府,为了不惊扰到平安府的众人,并未叫人通报。

平安府也一如外面的静谧,仿佛没有了茜草,整个府里也变得清静起来。

以前跟在茜草身边的丫环小茉认得秦王政和栀子,见到他们的到来,感到很是惊诧,连忙过来跪迎。

“小茉,起来吧,老爷和夫人呢?”栀子问。

“回王后,老爷卧病在床,夫人正在陪着老爷呢。”

于是,栀子立即让小茉引见。他们来到房间里,看到平安君果然卧病在床,面容憔悴,一下子苍老了许多,而一旁的平安君夫人也是满面忧愁。

平安君见秦王政和王后突然驾临,惊慌之间起来迎驾。

“平安君,你身患重病,不必起身,寡人就是专程过来看看你的。”

“臣妇拜见大王陛下、王后殿下。”

“起来吧,夫人。”栀子忙将平安君夫人扶起。

“平安君,夏御医开的药方有没有让你好一点?”

“谢陛下隆恩,多亏了夏御医的药,臣现在也能起来走动走动。”

“那就好,你好好养病,以后寡人会定期派夏御医过来给你看病。”

“陛下的隆恩,臣感恩不尽。”

……

栀子终于忍不住提起茜草,“夫人,茜草此后…有没有来信?”

“回王后殿下,茜草那不忠不孝的孽障自从逃了以后,再没给家里来过一点音信。这孽障辜负了大王的一番美意,公然抗旨,实在罪大恶极,令臣妇痛心。臣妇恳请大王陛下和王后殿下忘记这孽女吧。”

“怎么能这么说呢,夫人,茜草是我最要好的人,我真的只是想为她好,不知道她现在情况怎么样,我真的很想知道她的近况。”

“对于她的近况,臣妇也想了解,只是无法获知。”

栀子失望了。“夫人若有茜草的消息,请务必告知。”

“是。”

之后,又说了些话,他们也就准备离开平安府。为了不引起轰动,秦王政命令平安府的人不许相送。

出来到平安府的大门,栀子见李斯跟紫荆站在一起说话,可是栀子此时的心思仍然沉浸在忧思之中,没有心思去关注他们。

来到车上,秦王政开始说话了:“当初,你跟着茜草一起任性,现在后悔了吗?”

“不后悔。”

“嘴硬!”

栀子沉默了,或许,自己真的错了也不一定,现在茜草杳无音信,她在外面万一遇到困难怎么办?被人欺负了怎么办?此外,平安君和平安君夫人的餐忧伤定和茜草的事情有关系。

“陛下,你说,茜草在外面过得怎么样?她应该很幸福吧?”

“哼,当初我就跟你说过,跟着游荡子四处漂泊谈何幸福?偏偏你跟她都是死脑筋都认为那样才叫幸福,可笑!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她现在定是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所谓的可笑的爱情可能也消磨得差不多了。”

“不,不会的。”栀子不愿接受,她不相信会是这样的状况。

“你就是不愿接受现实。我告诉你,茜草绝对有跟她父母联系,只是平安君夫妇担心我会惩罚茜草,不愿告知而已。他们一个病一个忧,都源自茜草,因为他们都知道茜草过得不好,但又不能回头。而这一切,都与你当初的愚蠢脱不了干系。”

栀子的眼泪顿时抖落下来。他为什么要这么说自己?他居然这么严厉地苛责自己!不是的,不是这样的。她不愿相信,不愿接受。“不会的,他们在一起会幸福的。”她说,但是声音弱弱的,底气已不足。

看着这样的她,他不忍接着说她了。这时,他撇到了窗外的“长安府”,想起了他那位母亲。于是他命令停车,独自走下车去。

栀子看着他突然走下车去,连忙拭去眼泪走下车去,见他已经踏上一座府邸的台阶,栀子抬头一看,见是长安府,她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到长安府来,难道他突然想念成蛟了?想想觉得不可能。

长安府的大门紧闭着。李斯重重地击打着大门,终于有人来开门了,一个家丁从大门后探出头来,眯缝着一双眼睛,生怕被冷风吹到似的,“什么人?找谁?”

李斯没见过这么慵懒张狂的家丁,禁不住爆粗口道:“睁大你的……”李斯正想说“狗眼”的时候,秦王政拍拍他的肩膀,示意李斯别说出他的身份,于是李斯闭嘴。

秦王政走过去,一推就将门推开了去,那家丁挂在门上晃到了一边去。栀子也忙跟在他的后面进了长安府。长安府,她曾来过一次,那时也是冬天。现在再度踏进这里,一切已经物是人非。栀子环顾着四周,雪景还是那个雪景,却感到一种十分寂寥与悲凉的气氛。

栀子正想问是否为成蛟而来的时候,突然看到金盏提着一个火炉从雪地里走过,栀子瞬间明白了什么。

那金盏也看到了这边,忙过来跪迎,“拜见大王陛下,王后殿下。”

“太后呢?”秦王政问道。

“回陛下,太后在屋里歇着。”

“带寡人去。”

“是。”

他们来到长安府的主厅,金盏进去请太后。稍时,金盏出来,跪下说:“回陛下,太后说身子抱恙,不愿相见,如要相见,则待回宫。”

“你去回禀太后,就让她在这里养着吧,只是拿来的钱要省着点,下一次这钱可就不好搞了。”

“是。”

于是,秦王政也就离开了。栀子赶上去,挽住他的手臂,说:“陛下,年关近了,不如就接太后回宫吧?”

“你是嫌过去的事还不够多么?”他说。

于是她也没再说了。

回到宫里后,天也就黑了,这一次出宫之行,除了看了外面的雪之外,也没感受到一点点快乐之情,反而增添了满腹的愁绪。栀子坐在炭火盆边,心不在焉地做着一点刺绣,看着窗外纷扬的雪,内心越发忧愁。

转眼间年关就过去了,新的一年来了,这是栀子作为王后度过的第一个新年,免不了的许多礼仪。

新年的第一天,栀子王后穿着正红的礼服,发髻上簪着一朵红色的花,唇上擦着正红的胭脂,指甲上涂着正红的蔻丹,端正地坐在中宫的正殿上,依次接受王室宗族里女眷的跪拜,那一刻,栀子觉得自己就像一尊供人跪拜的雕像,她很不喜欢这样的感觉,却也只能勉强着僵着个笑容。

栀子在满堂的妇人中,没发现平安君夫人,或许她身体不好不来了,或许她怨恨自己所以不愿来。

女眷们一一跪拜说完祝福词,就轮到栀子王后说话了。

栀子看了一下满堂的打扮得鲜妍的妇女,淡淡地说:“梅花落,迎春花开,新春又来了,女眷们罗衣绣带,粉面红妆,仿佛枝头上朵朵鲜花,给中宫带了春的气息,本宫甚是高兴。”

栀子就这么轻描淡写地说完了,这次,她竟然很平静,没有紧张,也没有波澜。

接下来,又是欣赏琴艺,又是宴会,又闲话了不少。终于到了散宴的时刻,栀子说完话后就回到寝房里,已经累得不行,本来准备休息,宫女来报:“王后殿下,平定君夫人想要拜见殿下。”

平定君夫人?栀子不认识这个人,听称呼应该也就是秦王政父亲那一辈的人,和平安君是兄弟吧。栀子今天折腾了一天,已经够累了,她实在不喜欢这样的交际,于是她说:“本宫很累,暂且不见罢,你去回禀她。”

宫女去了,稍时又进来禀报道:“王后殿下,那平定君夫人说真的很想拜见您,只愿跟您说上几句话就告退。”

栀子无奈,只好叫传。

平定君夫人进来,郑重地给栀子行礼,连磕了三个头,栀子叫都叫不住,只好由她。

“臣妇给王后殿下请安。”

“不必多礼,夫人定要见本宫是有什么重要的事吗?”栀子也就直接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