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田园商妃:夫君,一起来种田 > 第340章 精彩的好戏

本来,要是张县令这边的人不说是没人知道张县令娶的是卢氏女的,可,旁人不说,张县令的妻子卢氏自己就张扬了出去。

已经说了,宁县是小地方,没什么见识,县令夫人虽然是一县之长的夫人,但是,因为张县令这个人不是太爱摆排场的人,很平易近人。所以,县令夫人来了,也没多少人上去巴结。这让从繁华的地方出来的县令夫人怎么受得了?

于是,放出了她是卢氏女的消息,果然,整个宁县的夫人小姐就没有不上来巴结她的。

丫鬟没出去一会儿就带着另一个四十岁上下,面容亲和的管事过来的,这个管事婆子秦朝认识,这管事也认识秦朝,因为秦朝几次来见张县令,给张县令送礼都是她接待的自己。

这管事姓辛,人称辛管事。不过,辛管事进来只对着她点了下头,笑了下,然后略显激动地向着刚才出声的女人几步走去,到了跟前停下来俯身行礼,口称,“表姑奶奶,您来了怎么不让人去说一声,老奴好近前来伺候您。少爷知不知道您来了,要不老奴现在、、、”

“不用去喊,我们已经见过了,我是从县衙那边直接过来的。”没走大门,没惊动这个后院的女主人,所以才看了一出这么精彩的好戏。

说实话,如不是亲眼所见,她再不能相信卢氏女出来的竟然办出这么荒唐的事!

你把人按照身份高低分开招待也就罢了,你自持身份,不想跟这些土包子说话也能接受,可是,你自家宴客,起码找个稳妥的管事嬷嬷来替你招待着,这不说是常识吧,但有个智商脑子的都该这么办吧!

可这位侄媳妇今天真让她见识到了什么叫真正的——蠢!

看不起比自己身份低太多的,你也用不着表现的这么明明白白吧!当谁都是傻子呢!

这些夫人小姐虽然身份是不高,可她不看看她相公现在是个什么职位吗?

县令!

是县令就要跟底层的人打交道。而今天来的这些夫人小姐不是这个县三班六房的女眷,就是整个宁县富商、当地望族之家的,你一个宴会下来全都得罪了,她们回去了跟家里的人一抱怨,今后让男人怎么在外面做事?

本来县令就是流水的县令铁打的县吏,再加上当地这些富商、望族一联手,即使县令的官儿在这个县里是最大,也很大可能被架空。

蠢!实在是蠢!

扶额,她觉得,她有必要写信给表嫂说一下,这么蠢的儿媳妇还是留在身边调教好了再放在儿子身边吧!要不然,这侄子的官位不能往上升不说,升上去也是得罪人的事儿。

而她之所以出声,也是实在受不了那个蠢婆子了!而看刚才辛嬷嬷进来时看那边那个夫人的眼神,她知道,辛嬷嬷是认识那个女子的。

“阿辛认识这位夫人!”

不是疑问是肯定,看向秦朝那里,她还真好奇这一位是出自哪家的。

辛管事之前是张县令的娘身边的丫鬟,后来大了成亲后做了管事娘子,后来儿子要外出做官,张县令的娘不放心他一个人在外,没个人照顾,于是将身边的管事嬷嬷连同她丈夫一同给了儿子带到任上。

可以说,县令夫人没来之前,整个县衙后院都是辛管事在管着。

不过,张县令成亲后,辛管事很自觉的将手里的权利全部上交给了新夫人,她自己则是退居到了二线,如今只管着自家少爷书房里的事。

因为辛管事的丈夫如今还是张县令身边的大管家,辛管事又自觉上交了后院的大部分权利,只是书房的一个小管事,县令夫人才没有再动她。

今天县衙宴客,辛管事本来也被分派了事情,是管着今日茶水的事,不想,正在后面厨房看着水不要断了呢就见蒋嬷嬷身边的小丫鬟去找她。

虽然路上这个小丫鬟将事情简单说了,但是,辛管事并不全新那小丫鬟说的,及至进了厅里见到了被围在中间‘闹事’的人,又看到了坐在一旁观看的表姑奶奶。以辛管事这一年来对这位新夫人为人的了解,以及对新夫人身边管事婆子的了解,辛管事对刚才那小丫鬟的话是全盘都不信了。

“呵呵,怎么不认识,周夫人!”辛管事先向秦朝行了一礼,然后又转向表姑奶奶解释,“单说这周夫人您可能没见过,不过,要说起这粉条来您肯定是听说过了吧!这位周夫人就是家里做粉条生意的,独此一家!”

最后,还特别说明的‘独此一家’,只这一句就可以看出这位辛管事对秦朝的态度。

周围的夫人们都是宁县的,一听辛管事说是做粉条生意的周家都不用辛管事再多说就已经知道了秦朝的来历了。

“这就是近几年冒出来的做粉条生意的那一家啊!”

有人惊呼。

“这周家听说很低调,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大管事在外面总管一切。没想到,这就是周家的人啊!”

有人恍然。

“这周家很有名吗?粉条,是近几年冒出来的那个吃食吗?我只听说过,没吃过,据说是穷人吃的菜食。”

也还真有人不知道粉条的。

“你没吃过?那倒也是,在有钱人家上不了大台面。不过,咱们宁县的粉条生意倒是做的挺大,就连我家老爷都说先时要是知道该占上一个地方的。”

秦朝为了长久的发展,她采取的是分片区的批发给拿货的人。除了南方那边,因为船头那边跑船下去,她不会管之外,北边和西边、东边她都差不多找了一个相当于区域经理的人来往外分货。

这样,她打交道的人不多,只做大批量的批发,小批量的早就在两年前就不做了。

她吃了肉,总要给别人喝汤的机会。也是因为这样,虽然她这几年一直把持着粉条的秘方,坐着独此一家的生意,但是,大的事件还真没有发生。

有些人悔恨没有占到地方就是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