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为了长久的发展,她采取的是分片区的批发给拿货的人。除了南方那边,因为船头那边跑船下去,她不会管之外,北边和西边、东边她都差不多找了一个相当于区域经理的人来往外分货。

这样,她打交道的人不多,只做大批量的批发,小批量的早就在两年前就不做了。

她吃了肉,总要给别人喝汤的机会。也是因为这样,虽然她这几年一直把持着粉条的秘方,坐着独此一家的生意,但是,大的事件还真没有发生。

有些人悔恨没有占到地方就是为此。

经过了别人的议论,那女子倒是想起来了那什么粉条了。

“哦~是那粉条啊!我吃过一次,倒是不赖。原来,那就是你家的啊!”

女子倒是没什么恶意,秦朝也好心情的回一一笑道,“浅薄的东西,能入您的口是荣幸。”

“我娘家姓宫,我夫家姓郑。”女子笑着很大方的自我介绍。

“郑夫人,我娘家姓秦,夫家姓周。”礼尚往来,秦朝也学着她自我介绍了一番。

见秦朝对她的姓并没有什么反应,反而还学着她介绍了自己,郑夫人觉得,这位周夫人好生有趣。

“一看我就比你大,周妹子要是不嫌弃的话也别夫人夫人什么的称呼了,就叫我一声挣郑姐姐吧!走,姐姐请你喝茶,咱们不理这些子乌烟瘴气。”

唉,到底是表侄子家,总不能看着好好的一个宴会因为一些狗东西给破坏了兴致。所以,郑夫人也顾不上跟一个商贾之家的夫人结交有什么掉身价了,先把眼前这烂局面收拾了再说。

不过,通过接下来的交谈以及相处,郑夫人倒是真的觉得这位周夫人还真是一个可以结交的人。以至于,后来在知道了秦朝的身份后,郑夫人庆幸今天结交上了秦朝。

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秦朝这会儿哪还不明白这位郑夫人的目的。不过,她也没吃亏,虽然受了点气。不过,这毕竟是在人家家里,而且,就是再不好,张县令是官,胳膊拧不过大腿,秦朝也没打算就这么跟张县令交恶。

所以,这位郑夫人一邀请,秦朝立刻借着台阶下,不下她傻吗?刚刚可是打了县令夫人的表妹了。

这位郑夫人也没带她去哪儿,只是出了厅里,往外有个凉亭,郑夫人吩咐其中一个丫鬟让她去她行礼里拿什么茶叶,然后送到这里来。

而辛管事跟着出来后说去亲自给她们奉茶,就离开了。

两人一人身后带了一个人,到了凉亭后,见石凳上是铺了棉垫的,倒是也算准备充分,秦朝当即就坐了。

“让你见笑了,唉~”

“没关系,哪家没有几个不懂事的奴才!”其实,她更想说的是‘哪家没有几个仗势欺人的奴才’。不过,这话不合适跟人家的亲戚说,只能是这样说了。

这是两个人坐下后说的第一句话。然而就是这一句话,让郑夫人了解到,对面坐着的女子绝对不是什么逢迎巴结的人。

真心的笑了笑,“你倒是痛快!”说的是她上来就给了人那一巴掌的事。

“嗯,其实,我更想连着那位韩夫人一起打的。今天这也就是我了,要是别个怀了身子,她那一下砸下来还能保得住?她虽然也受了伤,但是,毕竟我是无辜牵连进来的,她起码跟我这个无辜的人道个歉吧!可她倒好,是看着我好欺负,上来诬赖上我了,我能让她!”

“哈哈哈、、、你这脾气,还挺火爆的!”

郑夫人听了秦朝这话哈哈大笑。

秦朝抽了抽嘴角,想勉力挽回些自己道,“呃,其实,我这个人也挺面的,就是不知道怎么回事自从怀上了这个孩子后就老想发脾气,肯定是我肚子里这个生出来是个火爆的脾气,所以才影响了我这个娘。其实现在想想我也真的是不该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打人的。”打人不打脸,“再者,那两位一看就是家里有些权势的,我这个小小的商贾妇人,还不知道之后会遭受什么报复呢!不行,待会儿我得去找找张大人,事儿是在他家出的,他怎么也得保我家个平安吧!嗯,就是这样。”

听秦朝说话实在有趣,不过,郑夫人还是问,“听你这说话,你跟我那表侄子关系还不错!”

“一般般,只要他不肯我家钱,我家跟他的关系还是能维持的。”秦朝一脸肉疼的道。

这话和表情又逗笑了郑夫人,这时候正好辛管事也捧着炉子带着一个小丫鬟带着一应需要煮茶的用具过来了,也听到了秦朝这话。

辛管事笑着接话说,“周夫人这话可是别让我家小少爷听去了,不然他肯定喊冤枉。”

“他还冤枉?我还喊冤呢!他不管什么事儿,好事没想到我家的,什么修桥铺路,建这个、建那个的想着喊我来当打头的了,少了还不行,让我这一两年花出去多钱冤枉钱!”

想维持住关系,光是私下送礼肯定是不行的。所以,这一两年周家帮张县令打头做事的时候还真不少。因为她家是新兴起来的有钱人家,不少人因为粉条这个独一无二的吃食关注着她家。

而张县令想做出些成绩改善一下宁县,需要出人出钱的时候就需要她家打个头。

她家这刚起来的都捐钱了,其他那些更有钱的,兴起来更早的商贾了,家族了不是更得掏钱吗?

而可想而知,她家这个打头的就是掏的最多的,后面跟着的就会越来越少。

所以,秦朝才会说她花了不少冤枉钱!

要是不由她家打头,跟在后面随大溜,她肯定能省下不少!

不过,对于做善事,虽然花出去的多,但是,秦朝不是真的就那么心疼。她这似真似假的抱怨只不过是今天得罪了人,想着待会儿还是要找找张县令让他收拾一下烂摊子。

是在他家,在他儿子的宴会上,还是因为他家安排不好处的事,所以,张县令应该出来帮忙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