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之候,贵及其时,太早则味不全,迟则神散。人间四月,正是采茶佳时。

武陵山,这座栽满天下第一名茶“人满琼关道”的地方,此刻有漫山一色服饰的采茶女,轻轻用牙齿咬下嫩芽儿,香风四溢。

武陵山山腰,有两个人站在一处奇石上,一青一白。

白衣剑客在空气中满嗅一口,说道:“乔兄,采茶讲究时候,与人斗剑也是,你来得不是时候。”说话时,他的眼睛从未睁开。青衣剑客发出一声闷笑,说道:“江湖上,你这‘逆转阴阳’的名头响得很,就是不知你这十三式剑招,配不配得上九重九。”

一阵沉默,空气中浮动的茶香变淡了些。

“西风,式微。时候到了。”白衣剑客忽然睁眼。

“剑一,江湖。”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自古凡夫俗子练武,图的是强健体魄。武功高强者,着实拥有万夫不当之勇,但却永远也无法超出这生死轮回。

然而三百年前,一代剑神赵卓然勘破剑心,达升天道境界之后,天下武林至此开启了以武证道的新纪元。飞升天界,无视生死,窃天地生机而活固然诱人。然以武证道,当中要经历多少曲折,却是难以言说的。

寻常武人莫说到达天人境界,就是次之的“入幽”境界,放眼当今天下,也是寥寥而已。因而自赵卓然之后,天下鲜有证道成功之人。

以剑入道,确实是一条捷径。然而剑贵为百兵之主,升天道之简途,臂上若无天生剑脉,也不过是缘木求鱼。

时间转过三百年后,这一年正是大蜀新皇陆一甲登临大宝,闻九陀山有菩萨显灵,故改元福祚。

福祚六年,治下蚕丛郡与鱼凫郡两地爆发了规模不小的争斗,时值北辰大举入侵,连下三十六城,皇庭告急,朝中无暇制止两地的争斗,最终鱼凫侵吞蚕丛。

后天元十三子出山,力挽狂澜,平北辰之乱。此时的蚕丛势力已到穷途,陆一甲怕再起事端,于是便将蚕丛郡地方划归鱼凫郡所有,鱼凫郡令拓拔擎苍也成了名副其实的“一人之下”。

福祚十六年,拓拔擎苍攻入皇都,哀帝陆一甲在大殿前自fen。那骄横不可一世、手握天下良将的大蜀国,曾经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太平盛世,然而一朝惊变,分崩离析,令人不禁唏嘘。

被誉为“天下武库”的关中之地,也分别被长川、鱼凫两地分治。战争持续了数年,鱼凫国才终于取得胜果,得了大片沃土。

不过都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自古以来,王朝间的战争会有胜负,可对百姓来说哪有胜负可言,那千百年居住于此的关中百姓,因为连年的战争而不得已逃离家园,去到异国他乡,成为了他国的子民。

有运气好的,到了两国的边境继续做点糊口的生意,虽然也还算是他乡漂泊,不过好在离故土不远,也可稍微解那离乡之苦;有运气差的,则是在逃难的过程中,被那山中的猛兽或是暴徒拿了性命,带着遗憾成了孤魂野鬼;还有一部分运气不知是好是坏的,成了啸聚山林的绿林或是居无定所的流寇,终日惶惶,不得安宁。

这一年的南觉国也同样发生了一件大事,镇守大名的司府大人上官湛家中诞生了一名不寻常的婴孩,令天下武林震动,究其原因是这婴孩臂上竟有三条剑脉。

天生剑脉之人,练剑的速度奇快,三条剑脉之人,更是千年一遇。这一年的大名城满城烟火,三日不绝。上官湛大摆宴席,宴请全城百姓,一时间牛鬼蛇神齐聚城中。人称“天下第一道”的离尘老道亲自给他取名上官知道,字天骄。据说这一年的稻谷也是丰收,老农发现,这一年的收成比往年多了三成。然而,大名城中却有不少乞儿亡故,究其死因也是令人啼笑皆非,不是饥寒,而是涨毙。说起来这件事,还是二十年前。

在这之后,上官知道也确实没有辜负众望。五岁到寂灭境界,十岁拔魔,十七岁达入幽境界的前夜,北辰龙将苏步青携天狼卫奇袭大名,上官知道临阵悟得剑招“天衍四九”,以惊人剑气将天狼卫逼退三十里。就连这那不可一世的霸刀苏步青都为之称道“此子一日在大名,则众星一日不拱北。”

这个年纪尚小的年轻人,离那传说中的天人境界,不过一步之遥。后易帮公布龙虎榜,上官知道名列龙榜第四,一时风头无两。要知道,当时的龙榜前三甲,无一不是成名已久的老怪物,而这上官知道未及弱冠,就跻身其中,想来前途无量。

南觉延熙三年,这一年是上官知道赴护龙山庄当值十二羽卫的第一年。这一年的大名城外,出现了一个自称有两条剑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