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高校十五年 > 第六章 量化考核

2012年3月份,新的学期又开学了。

因为末尾淘汰制的实施,全校师生无形中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头顶上笼罩着一片片乌云,眼前出现密密的雨帘,胸口压着一块巨石,不敢抬头,害怕乌云压顶;不敢迈步,担心被雨淋湿;不敢呼吸,心中的巨石什么时候破碎?

每个教室都装上了监控,随时电子监控教师上课的一举一动;教室外面每时每刻都有督导在巡堂;学生之间继续安插信息员,有可能是他,也有可能是她,信息员的身份是保密的,根本问不出谁是。

这些人暗中观察着老师们的言行举止。

一不小心就被告状,然后被抓去训导。

敌在暗,我在明。

同事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变成了战争年代交火的双方,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竞争,充满了火药味。

为了多拿分,教师需要无条件讨好学生,讨好同事,讨好教研室主任,讨好二级学院领导,讨好督导。因为打分权掌握在这些人手里。

除去那些硬性的大家看得见的有材料证明、有迹可循的工作量,发论文数量,主持或参加科研教改立项,参加教学比赛,剩下的打分就是根据别人对你的印象、对你的主观评价打分了。

并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善良根据客观事实打分的。

比如说选优推优,比如说同行评价。

就像后来,为了顺从大伙想得到学校表彰的意愿,学校公开选举评估标兵。

评估期间屡屡被抓上课迟到,督导专门派了一个人每天去盯梢,系领导盖不住被抓教学事故的美女石老师居然在公开选举时,得票数居多而被选上了。

建宁觉得这简直就是对“评估标兵”这个称号的一个讽刺。获奖与否,并不代表着你优秀与否,而在于你的人际关系搞好了没有。

担心自己因为人缘不好而导致评分落后被淘汰,建宁急忙忙地主持了一个校级的科研立项,立项申请通过并获得2500元的资助。

但是想要结题就得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两篇论文。发不了论文,所谓的资助就是一张空头支票。

随着职称评定与论文发表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核心期刊论文发表版面费开始水涨船高,从一篇五千字的论文发表版面费大概两三千块、五六千上涨到了万元以上。

而且形势越来越不乐观,即使你努力写了,有钱交版面费,你的论文也不一定发得出去。

始终僧多粥少,核心期刊少,版面有限,而要发论文评职称的老师却越来越多。

期刊终于赶上了可以捞大钱的最好时机。

不少期刊把版面转让给一些中介,中介再跟急着发论文的老师联系,收取价格不菲的中介费。

等老师千辛万苦写出了论文,投稿给期刊发不出去,再去找中介,中介费加版面费,发表一篇论文的费用又番了一倍,一万块不行,得两万块、三万块。

建宁在腾讯新闻网看到一篇报道,一知名社科期刊的主编被抓捕了。原因是这个主编贪污了几百万,那他是怎么贪污的呢?据报道,这名主编有一个情妇,她长期操纵该期刊的排版,把版面交给中介打理,从中大肆敛财。

新闻底下有人评论:“我操,难怪我五年投了几十篇论文到这个期刊,一篇也没中。”

现在想评副高,还想像以前那样,文科类只发两三篇核心就能评上,简直是做梦。

高老师自从被抓教学事故后,个人名誉受损,在系里的威望掉到零点,为了挽回面子,他紧急报考了专业硕士学位攻读入学考试的全国联考(gct),考试通过,然后申请脱产两年去攻读硕士学位。

一边读书一边搞科研,发论文。

也有极少数期刊杜绝中介代理,但是想在这些期刊上发论文,首先你得是副高以上职称,要不然就是你的项目是区级以上。

恶性循环:你不给我发论文,我怎么评副高,我评不上副高,怎么发表论文?

发不了论文,评不上副高,职称低,工资少,哪有钱交中介版面费?

反正建宁和顺安是没有钱找中介发论文的。

听说高老师为了发论文,找中介被骗了几万(中介也有假的),好不容易打通路子发表了四五篇论文,每篇几万,总额高达十几万。

砸了十几万块钱之后,高老师自以为自己已经达到评副高的条件了。

然后开始申报评职。

第一年没评上。原因是评副高要主持或参与区级科研教改立项(不主持只参与的话要在参与人那里排名靠前),立项了,想评副高是要结题的。

高老师和师范学院的院长关系不错,在院长主持的科研和教改立项中,都有写他的名字上去,而且排名比较靠前。

可惜有一个立项没有结题。

没办法,他只好继续砸钱发论文结题,等明年再评。

评职之路,遥望无期啊!根本就看不到希望。

2013年初,第一次本校教师队伍量化考核开始了。

由于反对声不断,这一次只是模拟执行一下。好在建宁在2012年主持了一项科研立项,最终得分在英语系和师范学院排名中等。

不过同行评价打分排名倒数第四。排在她后面的三个人都是被抓过教学事故的。

排在前面的基本是领导。

二级学院院长、党高官、团高官,接下来是各教研室主任,然后是那些积极搞科研立项,发表论文的老师。

再然后是上课得到学生好评的老师。

余下的排名就看你人际关系如何了。

其实想得到学生好评,如果你上课确实上得不好,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强,也行。

像高老师这样的,学生评分肯定是很高的了。

建宁查看过自己的学生评分,有些班打分高,有些班打分偏低,平均分数在大学英语系排名中上。

同行评价真的是看人缘好坏的啊!

那些上课经常迟到早退,备课不认真被学生投诉,既不努力考硕士学位也不努力搞科研发论文的老师同行评价打出来的分数居然比她高,名次远远排在她前面。

她实在想不明白。

幸好同行评价打分在总分里只占10分。

顺便说一声,2012年五月,最后一次机会考法语,她考过了。

6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