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高校十五年 > 第七章 评分之疑

2012年五月份最后一次考法语,她能考及格的原因,除了努力、努力、还是努力之外,还有一点点运气。

2012年,全国申硕二外统考及格要求不再像往年那样,二卷主观题必须考过百分之六十及以上分数,总分评定才算及格,只要一卷(客观题)和二卷总分加起来等于或大于60分就行了。

要不然以她的法语水平,写法语作文,短短两百字,用十几个英文单词代替不会写的法文,二卷能考及格才怪呢!

评卷老师看她的作文,估计差点吐血。

不管如何,她考及格了。宿舍书架堆满了整整两大格法语书籍:教材和练习题册加起来差不多有三四十本,她用五年的时间,一本本把它们全啃完了。

从2006年入读在职研究生班到2012年考过全国申硕二外法语统考,她用了整整6年的时间。

从一个刚刚失恋的大龄剩女,混成孩子差不多四岁大的颓废少妇。

那个27人的研究生班,全班五年考过二外的只有7人。

最后写完论文拿到学位的人数是六。

有一部分同班同学兼同事,考了五年之后,明确表示此生放弃攻读硕士学位;另有一部分同事转读其他更容易拿学位的学校和专业;只有一个同事不服气,报名重读一次珉西大学2012年外国语学院开设的在职研究生班。

前五年二外她考的是日语,考了五次不过后,第二次就读时她改成法语。

考过二外的七人里,两人考日语,一人考德语,四人考法语。

自然给了她一种错觉,以为考法语更好过。

不过这次珉西大学不再来梧桐学院开班,她报读的是周末班,这就意味着,每个周末她要搭车去芜宁市上课。

“每个周末搭同一大巴去省城上课,司机骂我钱太多。”

女同事有一次苦笑着对建宁说。

和建宁关系好的何老师比她早一年考过法语,2011年被停课停教师岗时她的学位论文已经写完第一稿了。12年四月份她参加了论文答辩,六月份拿到学位证。

拿到证真好啊!

2012年五月份考过法语后,建宁忙着填写导师与学生双向意向选择申请表,即自己选择珉西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教授作为你的论文指导导师,可以同时选三位,意向一,意向二,意向三,有点类似于填写高考志愿,反过来,珉西大学的教授也有权利自己选定要指导的学生。

建宁选了她最崇拜的珉西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做她的第一意愿导师,可惜她是院长的小迷妹,院长却连她是谁都不知道。毕竟离院长给她上课的日子,已经整整过去了六年。就算院长当时对她有那么一点点印象,六年过去了,谁还记得谁呢?

总之院长并没有选她做他的指导学生,他选了和建宁一起上他的课的一位绝色美女做他的指导学生。

这位美女是梧桐学院专业英语系的老师,比建宁晚一年到校,和她同一年考过德语二外。

最后她被分给一个没有给她上过课的女教授。

定了导师之后搜集资料文献,定题目;题目定好后写开题报告;接下来去芜宁市珉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参加开题答辩;答辩通过后写提纲,提纲写好,导师觉得没问题后才可以开始写正文。

幸好此时乐乐已上幼儿园,她得以从凌乱油腻的厨房和乱糟糟的房间;从呛鼻的油烟味和恶心的尿骚味中抽身而出,每天花上那么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写论文。

如果儿子生病,上不了幼儿园,她得带着论文稿子去医院写。一边写论文一边看儿子输液的药瓶液滴完没,要不要喊护士过来换药。

如果没有量化考核、末尾淘汰制,她想她本来可以心安理得、心甘情愿地过着属于她的清贫平淡生活。

就像全国所有的老师一样,守着一份饿不死人的教师工资,满腔热血地扑在她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上。

边工作边读书边带孩子,日子虽然辛苦艰辛,可是她无怨无悔。

她有一份崇高无上自己热爱的教师职业;有乖巧可爱的儿子,儿子虽然体弱多病,照顾他要比其他小朋友多花几倍的精力和时间,没关系的,她还撑得住;有一个朴实善良、努力工作挣钱养家的丈夫,虽然她时常怀疑她和他之间,是否有爱情存在。

虽然他们五年如一日,一贫如洗;五年后,依旧一贫如洗,债务没还清。

她依然可以安心过活。

量化考核让她对自己的人生、自己的为人处世、自己一直以来信奉的“老实人走天涯,天涯为他开路”理念产生了强烈的怀疑。

对自己极端自卑,对事业、对未来充满了危机感。

特别是同行评价打分、督导打分、教研室主任打分、二级学院领导打分、学生评课打分这几项让她如坐针毡,度日如年。

她细细地回想起自己在梧桐学院工作的这十年,七年读研,五年考法语,一年写论文,13年五月份,她就要去芜宁市参加论文答辩了。

为了拿到硕士学位,她花了七年的时间。

给学生授课,她问心无愧:十年如一日认真备课,按时上下课,从来没有迟到早退过。

除了因为要去芜宁市考法语、论文开题答辩时请过几次假,十年以来,从未因为私事请过一次假。

她那么努力、那么兢兢业业、那么勤奋地工作,为什么同行评价大家给她打分打得那么低?

也许别人真的比她优秀很多吧!对学校的付出更多。

比如说,系里那些努力搞科研发论文评职称的老师和那些努力参加各种教学比赛并获奖的老师,就比她优秀多了。

是她自己消极怠工全身充满负能量,能力不足还抱怨多多,所以大家才会看不起她,给她打最低分。

跟她同一个系的两个女同事,长年累月地请病假,即使不请病假,一个学期周课时只有她的一半,甚至连一半都不到,而且她们既不努力读书考取硕士学位,也不努力搞科研发论文(在这点上,建宁和她们一样废柴),平时开会还老不来,同行评价打出来的分数居然比她还高!

很明显这项打分无凭无据。

尽管教研室主任在工作群里反复强调:要听完老师们的述职后才能打分,不要按主观臆断打分。

可是有用吗?

下次下下次打分,排名依旧没变。

拍在前面的始终在前面,排在后面的还是在后面。

她觉得那两个女同事分数比她高的原因只有一个:她们两人的爱人,一个是梧桐市公安局的局长,一个是教务处处长。

只有她,像何老师那样,在系里无依无靠,背后又没有靠山,学不会拍领导马屁。

教研室主任、二级学院领导、一定公平合理吗?

未必。

大家都喜欢会来事的人。一个天天在你面前晃悠,对你比对亲生父母还好的人;和一个见到你只淡淡地和你打一声招呼“领导好”,然后走开,连客套话都不肯多说一句的人,你更喜欢哪一个?

那个会拍马屁、奉承话说得让人心儿欢的下属,在工作上,不是努力,偶尔还犯规;那个见面只打一声招呼、有时候甚至当没看到你的下属,她对待工作犹如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为工作倾注自己所有的心血,十年如一日,假都没舍得请过几次。

如果我是领导,我还是喜欢前面那个愿意花时间、愿意挖心思和我套近乎的人。

视而不见后者的努力和奋进。

至于学生评课,谁又敢保证学生们都按实际情况打分?

想象一下:一个认真负责、却极端严格让你挂科的教师,和一个经常和你打哈哈、上课随便应付一下从不让你挂科的老师,你更喜欢哪个?

给谁打更高的分数?

当你发现自己有打分权,而此打分权可以决定别人事业的生死存亡时,你敢对天发誓,你打出的每一个分数都是基于事实、基于良知?

对那个平时无意或有意得罪过你的同事、下属、老师没想过趁此机会报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