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朕不是宋钦宗 > 二百二十五 招安议定

众人看了计划,各自谈论起来。

黑旋风李逵突然跳了起来,问道:“公明哥哥,怎么没铁牛呢?”

“你这夯货!”宋江指着李逵骂道:“昨日太子要让你做那御前大将军,偏生你贪杯止不住嘴,吃得烂醉,大将军做不成了,只好与我身边做个家丁了。”

“哎呀,御前大将军做不成,岂不是喝不到御酒了?”李逵懊恼道。

宋江瞪了他一眼,道:“我跟殿下央求了,赏了你个将仕郎,与我左右听用。”宋江道。

“能在哥哥左右便好!”李逵咧嘴笑道。

对他来,只要跟着宋江,其实做不做官也无所谓。

但是宋江这样安排,也是有些心思的。

太子到了郓州大营,一千五百余人杀就杀了,丝毫没有顾忌,可见东宫治军之严谨。

以李逵的性子,触犯军纪是迟早的事情,宋江可不希望他被杀了。

所以,与其放入军中,不如留在身边,反正以节度使的俸禄,大鱼大肉美酒养着他不费劲。

没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快快活活地过一辈子也不错。

不得不,宋江为李逵考虑的还是比较周到的。

“一清道长,你是何打算?”卢俊义问道。

“道打算先去东京拜见元妙先生,再回蓟州继续修法。”公孙胜回道。

昨日入云龙公孙胜就在现场,文册上无名乃是他自己的要求。

虽然招安还在最终确定,但已经是八九不离十了,最多也就是细节上的缝补修改罢了。

所以,公孙胜觉得任务已经完成,还是回乡求仙问道去。

“柴大官人呢,有何打算?”卢俊义又问道。

“兄长不知,太子允诺我恢复柴家家主之位,重继祖宗香火,所以弟还是回乡做那富贵闲人去。”柴进道。

作为后周皇族后裔,恢复皇位是不用想了,只能是保证香火不绝。

反正赵宋一日不灭,柴家富贵一日不断,加上自己知道自己有多少斤两,柴进果断选择回家。

当然,赵桓也没亏待他。

不但给他恢复沥书铁券,原来的家财产业也勒令地方沧州一并发还。

待柴进回乡,还是那个旋风柴进柴大官人。

只是吃一堑长一智,想来柴进也不会再胡乱结交绿林好汉了,免得重蹈覆辙。

“花荣兄弟射术下无双,性格又好,长相也不差,想来太子不至于视而不见,如何文册无名?”卢俊义又问道。

花荣回道:“兄长不知,弟担心朝廷出尔反尔,谋害公明兄长,因此要护持他左右。”

“哎~”宋江叹了口气,道:“以太子殿下的人品,可性命无忧,富贵亦是不缺,其实无需贤弟护持的。”

花荣笑了笑,没吭声。

“如此也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有花荣兄弟护持,可保万无一失!”卢俊义劝了宋江一句。

花荣主意已定,显然是劝不动的。

事实上,昨花荣提出不做官,只留在宋江左右时,宋江就苦口婆心地劝了许久。

赵桓虽然可惜花荣的一身本事,却也没有为难,同意了下来。

非但如此,还许诺了花荣一个保义郎。

保义郎,为武官第五十阶,其旧称为右班殿直。

如今只是加官,但是俸禄不错,足够花荣供养一家老了。

卢俊义又看了看名册,问道:“呼延兄弟如何安排?”

这话,真是问道了双鞭呼延灼的心里了。

别人或高或低都有了安排,唯有他没有下落,这心里真不是滋味。

他是国朝开国名将铁鞭王呼延赞嫡派子孙,乃是正儿八经的将门出身,虽然被迫落草,其实重塑祖先威名的心思一直未曾熄灭。

但是,这么多兄弟,实在不好自己开口问。

所以卢俊义发问时,呼延灼不但看了过来,更是竖起了耳朵。

宋江道:“呼延兄弟本事高强,太子自然不会埋没。

只是要恢复呼延家门楣,须得呼延兄弟往大理寺走一遭,因此暂时不做安排。

不过,待呼延家封赏恢复,呼延兄弟必有重用!”

呼延灼拜道:“如此,多谢兄长安排了!”

宋江扶起呼延灼,道:“都是自家兄弟,何必见外?再则,贤弟感谢,也当是感谢东宫。”

呼延灼道:“待见了太子,必当拜谢。”

当时被迫投贼,祖上一应追封全部剥夺,可让呼延灼怨念无比,只怕死后无颜面见列祖列宗。

现在好了,恢复祖上追封就在眼前,呼延灼真的是愿意替太子赴汤蹈火。

当然,赵桓也不要呼延灼赴汤蹈火,只要他收好壶关。

想那田虎造反就在这三两年内,壶关的事情也该提上日程了。

东宫大将不少,然而都有职责在,不太好放走。

此时呼延灼来了,正好填上这个空缺。

呼延灼已经有了安排,梁山一百零七都有了安排,只剩下铁扇子宋清一个。

当然,这人怎么安排,卢俊义不会过问的。

宋清之所以上梁山,全是因为宋江的连累。

上山之后,存在感也不强,只掌管排设筵席之事,至于功劳,真是一件也没樱

“宋清文武皆无,性格又软,实在无法做官。

因此,我向太子殿下讨了个人情,给他封了将仕郎,还是回乡种田度日。”宋江主动解释道。

这话不是给宋清的,而是给所有人的。

万一大家见宋清没登记在册,以为宋江以权谋私,给自家弟弟安排了个好差事,怕是有人要心存芥蒂。

所谓好聚好散,宋江可不想因为此事影响了诸多兄弟的感情。

一百零八个兄弟都有了安排,各人也都知道了自己的去处。

宋江问道:“诸位兄弟,太子待我等颇为优厚,大家如何选择?”

“我师父就在东宫,我是无所谓官职的,只要招安。”九纹龙史进道。

不止是王进在,周侗也在的,因此卢俊义、孙立也第一时间表态同意招安。

林冲因为杀了高达,觉得东宫与他有恩,因此支持招安。

鲁智深与林冲关系莫逆,又觉得太子不错,便不反对。

鲁智深同意了,武松也收回了意见。

至于杨志、关胜、宣赞这等朝廷将官出身的,都同意招安。

所以很快,众人达成一致,那就是招安。

当然有人觉得官职太低,不太满意,不过也只能憋着不。

不能视功名利禄为粪土的,还能算好汉?

不知不觉中,这死要面子的特性,也给了太子一记不错的助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