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农门俏厨娘 > 第十九章 老婆本

陆锦依转悠了一会,还是泄气了。

这边是早点一条街,不算丰富,但也算应有尽有,而且多半都是普通的摊子。

她倒不是对自己没信心,而是太有信心了,大家做生意都不容易,何况她还打算在这里混,不想为那么几百文钱太得罪人。

“怎么?”伍元见她叹气,便问。

陆锦依摇摇头,道:“看来摆摊不太适合我。”价格上也是一个很大的限制,高了不好,低了也不合适。

伍元嘴角微挑,似乎早有预料。

“那现在到别处看看?”

“校”

现在还早着,伍元也不用忙着去上工,两人简单吃了早点就慢悠悠的四处溜达。

这里除了早餐铺子,其他的店铺也开得挺早。

没一会,两人手上就拎了不少东西。

什么粮油米面,还有一些香料和调料,又给每个人都订做了几身衣裳,知道伍元有钱后她也就不那么省了,反正以后还上便是。

她发现伍元在这边熟人还挺多,几乎进的铺子都认得他,交友还挺广。

东西太多,两人只能先去寄放马车的地方,把东西放上车。

伍元的马车寄放在他平日上工的地方。

这里叫匠工坊,规模还挺大,老板和老杨头有些交情,伍元就是被介绍进来的,所以老板对他还挺照顾。

匠工坊里边也不单只是做木活,还有烧陶制铁。

工坊的前院是一家店铺,里边挂着匠工坊出品的样品,有床柜桌椅,各种生活用品,都是做成模型,却也非常精致,从中可以看出工匠的手艺。

她一眼就瞧上了一套铁锅具,眼睛都亮了。

“掌柜的,我给您这边提供一些厨具和刀具的图纸,您能给我做出来吗?铁质的。”

掌柜立刻道:“当然可以,只要您有图纸,这边就都能做。”

“好。”陆锦依高兴了应着,便拉着伍元跑出店铺,去买笔墨纸砚。

匠工坊斜对面不远处就有一家文工斋,这会刚开门。

二正打着哈欠,见他们进来,就立刻上前招待:“这位姑娘,请问您要购置什么文具,店内的文具是县里最齐全的。”

陆锦依身上的衣服是杨家给做的,料子都不错,看着就不像贫家子,所以二也不敢怠慢,至于伍元,他只当是跟班或者什么下人,没搭理。

“劳烦哥,我要买些纸笔墨,普通的就校”陆锦依视线转了一周,发现一旁的架子上竟然还有卖书的,不过都是一些简单的基础学字书。

想到家里两个孩正是到学字的年纪了,就走过去,边拿起一本书翻了下,边问:“哥,这些书也卖吗?怎么卖?”

“卖的卖的,这边的一本500文,这边的350文,这些180文,这些贵点,一本2两银子。”

陆锦依诧异,没想到书竟然这么贵,每一本翻开也就几页纸而已。

伍元只是在旁边看着,没插话。

陆锦依看了会,便挑了一本字比较多的,350文,之后又买了十张纸,虽然只是普通的,但价格也不便宜,一张30文,好在裁成A4尺寸,也有一百张。

加上笔和纸,一共花了一千多文,也就是一两银子了。

陆锦依抱着布包叹气,这钱真不经花。

伍元全程没意见,都由着她,只当个称职的拎包机。

逛了一会,便到了中午,就近选了家饭馆。

这家饭馆不算大,但也不,大堂里约莫有二十只四方桌,已经坐满大半。

堂倌拿来播,打开就见上边工整的写着十几道菜名,旁边还简单配置了简笔画,看着倒挺好看。

不过材价格却是不便宜,一盘素炒三鲜就80文,都可以顶一的工钱。

“你想吃什么?”陆锦依心瞟向对面的伍元,讪笑。

伍元淡定喝茶,道:“随便。”

陆锦依又瞟了眼播,想了想,咬牙道:“两碗米饭,一道素炒三鲜,一道老坛焖烧肉。”

“好嘞,两位客官请稍待,饭菜尽快给您上全了。”堂倌完,一边高声报菜名,一边继续去招呼其他食客。

“你是不是觉得我很大手大脚的很奢侈。”陆锦依咳了声,捧起茶杯喝茶,一边用眼神瞅看不出什么情绪的伍元。

伍元只回她一个‘原来你还知道’的眼神。

“咳,我告诉你,我花的钱都是有意义的,以后肯定能赚回来,像现在,我可不是在吃饭,我是在刺探敌情,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她压下声音道。

伍元抖抖眉毛,一脸‘我慢慢听你胡扯’的表情。

陆锦依哼道:“放心吧,不用担心我把你老婆本给败光,我就当你是投资,以后给你翻倍。”

伍元扬眉:“什么本?”

“哦,就是娶媳妇的本金咯,你们不都习惯攒钱娶媳妇么,你那些钱也是吧。”她抖抖眉毛,略带调侃的看着他。

伍元恍然,随后目光变得微妙起来,看着她一脸‘我懂的’表情,突然意味深长道:“嗯,就当投资了。”

“是吧,放心,绝对不会让你吃亏。”她立刻弯起月牙眼,倾身伸手去拍他肩膀,一幅大姐头以后罩着你的模样。

伍元微挑起一边嘴角,点头:“嗯,我等着。”

正着,陆锦依就瞅向斜对面迎来送往,生意不错的酒楼。

酒楼规模不,有两层,门头红漆高柱,上置牌匾,名福临酒楼,看着就挺气派。

而且从门口来往的马车看来,估计进里边用餐的也多是富人。

盯着酒楼的牌匾,她看了一会,突然慢慢翘起了嘴角,眼珠滴溜溜的转着,显然在想什么主意。

“怎么?”伍元坐她对面,见着,不由也往后看。

陆锦依笑得跟只偷吃鸡的狐狸似的,道:“我看到了我的第一桶金。”

“嗯?”

“待会你就明白了,先吃饭。”正好这会堂倌过来上菜,她拿起筷子,开吃。

“这饭有点多了,我吃不完,给你一半吧。”

古代人还是比较实诚的,不像现代,饭馆里点的米饭就弄个碗装着,也就三四口的量。

这儿则是大海碗,相比现代的四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