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贞香 > 第七章 春江书院

说起上学这件事,表面上是贞香和贞莲对父亲费了一番功夫和口舌,其实,李万顺是想用行动和金钱弥补一下对贞香的亏欠。本来女儿家上学就会和男孩子一起抛头露面,不是什么好事,理应不同意,可谁让自己做了亏心事呢。

他盘算着,让两个丫头学点文化也好,起码以后能写自己的名字,看个告示和药方,分个男厕和女厕,不至于两眼一抹黑,受人愚弄。他打算让贞香上个短学,几个月就成,出嫁前认它几箩筐字,也算对得起她。高家逼紧了就嫁过去,逼得不紧就拖一拖,让她多帮衬家里一年半载的。十三岁的贞莲还小,可以多学点文化,兴许以后能顶替贞香干活,有一天生意做大了,她便成了能写会算的好帮手。

上学前几天,兴奋得睡不着觉的贞香起早贪黑干活,豆腐房忙完了又去小酒馆忙,贞莲也很乖巧,在酒馆前堂跑前跑后乐呵呵的。李万顺在无比欣喜之下,催促翠姑扯了几块好料子,带着贞香贞莲去金家裁缝店,让金剪刀裁剪了几身新衣裳,把姐妹俩乐得眉开眼笑。

上学第一天,李万顺行于前,贞香和贞莲穿了新衣裳,欢欢喜喜地随于后,一人手提一个装书的竹提篼,腼腆地走进了葛家开办的书院。

书院坐落在护城河边。

明媚的阳光照耀着“春江书院”的匾牌,黑底白字,创办人葛春江的笔迹遒劲端庄。

书院是一间正房带有两厢房的青砖青瓦老宅子,这原本是省城一个做绸缎生意老板的房产,由于兵荒马乱生意一年不如一年,他便放弃了这小县城的生意,打道回省城了。葛宇轩赶在儿子回家前就买下了这个院子。

李家父女三人走进书院大门,感觉这里很静谧。院中有一颗老槐树。老树长得杆粗枝盛,浓荫掩映着半个院子。这树有些年头了,透着一股精灵之气。传说这个院子过去就是一个书院,从这个书院里曾走出过一些大能人。葛宇轩就是冲着这些,说这院子风水好,有精气神,适宜办学堂。

老槐树下趴着一只大黑狗。奇怪的是这狗见了爷弎很平静,只是机警的昂起头,挺起身子,没像惯常的狗那样发出一阵吠声。贞香见了大黑狗下意识的站住,贞莲却向狗走近。狗站起来了,它向贞莲迎上去。

“大卫,你好!”贞莲抚摸黑狗的脊背,像老朋友似的。

“它认识你?”贞香问妹妹。

“是啊,它是春海哥带回来的,说是为了保卫这里的学生娃。”

贞莲说罢,笑着和黑狗挥手告别,随父亲进了教室。

书院的教室有两间,习字的学童和读书的学童分别在两间教室,先生分别对每个学童进行传授辅导。

方方正正的教室,方方正正的八仙桌,约有三十多个年龄不等男孩多于女孩的学生。他们中最大的十七八岁,最小的仅有七八岁。一间教室书声朗朗,有的读“四书五经”,有的读“人之初”。另一间教室大都在临帖,有几个小童的在画扁担,为写字练基本功。

可见先生已熟知每个学生的情况,给各自安排了合适的内容和进度。

李万顺领着贞香姐妹走进先生端坐的安静的教室,一眼就看见讲台上方的讲桌。

先生的讲桌上供奉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神位木牌,在桌子边上有一摞待批阅的大字本,文房四宝置于桌上右方。

正在批阅学生作业的葛春江放下毛笔,抬起头来,李万顺笑着点头,指指身后的贞香姐妹,春江站起身,手指靠前的八仙桌,那里正好还有两个空位,让姐妹俩坐下。

李万顺轻声和走下讲台的春江寒喧几句,从怀里摸出一个红包奉上。葛春江笑着接过红包放在了台上。李万顺又神情庄重地令贞香和贞莲站起来,要她俩在孔夫子牌位前三叩首,再向葛春江叩拜。姐妹俩做完这一切,在李万顺看来这才是确定了师生关系,自己才放心地回家了。

葛春江看看垂首顺目而立的姐妹俩,抬手指引,让她们去位置上坐下。

贞香慢慢的走向座位,坐下后小心翼翼的把手放在桌子上,瞪眼注视着身材高挑,面目清瘦,穿一件长衫的先生。葛春江二十出头,身上的学生气还没有脱去,可举手投足间却已显出一丝沉稳和庄重。他那双明亮的眸子炯炯有神,面带微笑看着贞香。贞香遇见了他的目光,感到几分窘迫,脸微微发烧。

葛春江笑着转身回到讲台上,长衫一甩,端然坐下。他那端正的坐姿和飘然的神情让贞香颇感敬畏。

贞莲瞅瞅姐姐有点傻呼呼的样子,碰一碰她的胳膊肘悄声问:

“姐姐,你怎么啦,像丢了魂似的。”

贞香回过神来朝妹妹一笑。她看着讲台上的先生和他桌案上的文房四宝,悄声细语地说:

“贞莲……你掐我一下……我不是在做梦吧。”

“李贞莲”

贞莲正欲回答姐姐的问话,却见先生走来,慢慢走向自己。

葛春江走近了微笑着问:“李贞莲,你上学是为了什么?”

贞莲说:“为了学文化,长见识啊。”

“李贞香,你呢?”葛春江示意贞莲坐下,转向贞香发问。

贞香怯怯地站起来。

“我上学……为了明理。”

“‘明理’,唔。”葛春江微微点头。他不禁仔细打量着她。

这是一个有着一双灵动的丹凤眼,面若春花的少女。他隐隐记得几年前见过她,那时她还是一个小女孩,梳着两个小刷子似的贴耳小辫,带领着头顶上扎着小鬏鬏的贞莲,在巷子里蹦蹦跳跳玩耍。几年不见,她已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了。她的樱桃小嘴和她的眼睛一样,微微上翘,透着一股倔强。只是有一点不明白,小小的眉头紧蹙,似有心结没解开。他对贞香点点头,示意她坐下。

“好,你们上学的动机都很好。”葛春江微微颔首对她们小声说:“好!泱泱大国,女子不让须眉的故事很多,望你们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国之栋梁。”

上学后,贞香每天和贞莲很早就到学校,识字诵经,唱歌临帖,还把那算盘珠子拨的稀里哗啦响。对贞香来说,这正是她想要的日子。如果说姥姥带给了她情感上的开化,而心智上的启蒙就是葛春江。但是,这启蒙不是源于《三字经》,而是来自先生的时事教育。确切的说,是从关于女性禁足的讲解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