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盛世纤城 > N0086 国将不国

他听得心惊不已,后来吓得跑开了,他回去后理了理混乱的思绪,最后得到一种结论:可能姐姐并非姨娘亲生,并且姨娘要姐姐回去认祖归宗。

想到这些,他很伤心,当晚闭了门谁来也不开谁来也不理,他要他的姐姐他的姐姐啊!呜呜……

张九龄刚放了碗筷,恃童便来报有客人来访,并且不得不见。张九龄也只好起身又去了前院书房。

方一开门,一个背对着房门修长身影便缓缓转过身,面上带着丝丝浅浅的笑。

“爱卿,深夜拜访,多有打扰。”

瞧瞧,这话说得多客气,能得帝王如此客气相待,可得是多大的恩赐,是吧?可张九龄却立刻沉了脸,觉得十分闹心,但也不得不上前行君臣之礼。

“参见吾皇万岁。”

没等张九龄跪下去,李三就急步上前将人扶住:“爱卿快快请起,朕也是私服来访,繁文缛节的就免了吧。”

张九龄也不再推脱,他本来还正不爽皇帝呢。

双双入坐临窗的软塌,恃童为两人送上暖暖的热茶,那寥寥白烟在春寒不减的夜晚,给在坐的人心上带来丝丝暖意。

“不知皇上此来所为何事?”

张九龄直奔主题,摆明了没心思和皇帝闲聊。

“爱卿当知朕的来意才是。”

李三目不转睛地望着对面的人,像是要从中看出一朵花儿来。

对面的张九龄着一身青色长袍的,面相白净,留着两撇喧子,很有一股学士风,一身温文儒雅的气质,让人有如沐春风之感。

其实从男人的角度来说,张九龄正值盛年,若除去嘴上那两撇喧子,就更显看青了,你说他是二十出头的酗子,估计也有人信。

“臣无话可说,臣那女儿无论臣如何待她,但也容不得外人欺负。原本只要皇上让她回来,臣也就不再计较了,但如今,皇上封了她做您的妃子,臣想问皇上,此为何意?”

“爱卿当知才是。”

轻呷的一口茶水,润了润唇,然后才一饮而尽,李三显得颇为淡定,仿佛胸有成竹。

张九龄气得一口气喝完了杯中茶,刚放在桌上,李三便亲自为他续茶,再给他自己也续上,差点没把老头子给噎着了。

“皇上,”张九龄有些红眼,“可能在皇上的眼中,阿城不过一个街上一抓一把的姑娘罢了,可她是微臣的女儿,皇上凭什么不经微臣的同意便把她推出去送死,皇上可有顾及过微臣?”

“她并非你亲生。”李三放下茶杯,静静地望着张九龄,“这十余年你也未曾亲近过她,此时说父女情谊……”

被省略的话语原就无需讲得分明,但张九龄却心惊不已,他究竟查出了些什么?

喟叹一声,张九龄似乎转眼就老了几岁:“皇上既然能查到这些,想必也知此为她姨娘姚氏要求的,说是出生时有游方的道人路过,给她批了命,说她是富贵命,但却有大劫,若要此劫顺利过去,幼时便需贱养,需冷落着她,直到及笄。”

李三微敛了眉,眸中若有所思。

张九龄又是一声轻叹,取了手帕擦了擦湿润的眼睛,继续道:“俗话说生不如养,看了她从一个奶娃娃长成一个大姑娘,人心都是肉长的,哪能真没个情分?虽然微臣平日里待她疏远淡漠,但微臣也能让她衣食无忧平平安安。谢家那庄意外是我大女儿犯了错差点害了她,但当中轩王和皇上不也是其中的推手?那一次她几乎身死,侥幸活了下来,本该过过好日子的,可您和轩王却硬是不放过她,她只一个小姑娘,一个从小备受冷落的小姑娘啊!”

李三也微微动容,想起相识至今,他果真只带给她无尽的灾祸?是不是也有一些快乐呢?

也曾他抚琴她哼歌;

也曾为她下厨做点心,她也为自己煎牛排煮咖啡做拌面;

也曾相依赏歌舞品美食美酒;

也曾在园子里一起玩各种孝子才玩的幼稚游戏;

也曾共骑一乘策马啸西风;

也曾站在绝颠看夕阳,听她吹着悠远的笛声……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究竟是骗了别人的眼睛,还是赔进了自己的一颗心?他有些恍惚,他也曾犹豫,但最终是怎么走到今天这地步的呢?

他又想起那一天,他让她选择,她却那么决然的选了做他的饵,他当时面无表情,但他自己知道他当时有多愤怒。

他想他那时对她是有点感觉的,但不至于很深,所以当时最多的只是愤怒,一个从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帝王的恼羞成怒。

因为怒,所以原本也可以不用这个方法,或者不换个女人来达到他目的的事情,头脑一热,就那么决定了。

后来,又有了后面真真假假的相处,他那时似乎有些不可自拔了。但一旦有了开始,便不是他想停就停的了,况且她也不愿意停,分开之前那一天,他还望见她的眼神,是那么坚定,里面却没有情意。

那样眼神,他的心里似乎又一次恼羞成怒了,所以第二次机会,也让他在恼怒中放她远去。

前几日,他更是在她的肩上又放了一块巨石,他想她活的机会应是更小了。

想到此处,又想起从小带大的轩弟,为了这个女子,对他那么好的哥哥他也骗,偷偷的不要命的去找了她,现在更上置身于分分钟都可能死得渣都不剩的境地。

这样的女子,他究竟要不要留她一命?他至今未有答案。

拉回思绪,李三望着张九龄:“爱卿,未曾与你先说与令爱之事,朕确实冒失了。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令爱现在想回也回不来,如果朕不去,她便只有一个结局,如果有朕出马,估计她还有可能活着回来。此次朕若出马,则京中必须有像爱卿这样的人才在朝中为朕顶着,否则国将不国,请爱卿慎重考虑。”

张九龄沉吟半晌,问:“现在是什么情况?”

李三也不藏着掖着,把现如今的局势和他的怀疑全都清清楚楚地给张九龄说了一遍。

张九龄听后肃了一张脸,身姿不知不觉也变得笔挺。

“此事十分紧急,轩王现生死未仆,阿城估计也好不了多少,故爱卿考虑的时日并不太多,朕希望明早在早朝上就能看到爱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