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儒雅仙道 > 第八章春料峭上元花灯闹

年后走亲访友的习俗,翟府自也是免不了的。.从初二起,至初十府里一直人来人往。十一歇了一天,十二一早翟府又开始忙碌起来。听福贵说每年十五,老爷太太都会去府城看灯,顺道看姑奶奶。今年也不例外,一般都是十三一早走,路上过一夜,十四晚上到府城,老爷太太在府城一直呆到正月底,然后回来过二月二。

由于翟府规矩比较严,男孩子十五岁前,跟前不安排丫头服侍,仅安排一个小厮外带一个书童。小厮是出门时伺候,书童在书房伺候。由于翟家少爷过完年整十三岁,到了开笔的年龄。家里人商量并经老爷太太同意,今年起少爷去府城读书。这样福贵和付平十三也一起跟着去府城。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付平心里还是很雀跃的。

并不是因为去府城而雀跃,而是去道观是必经府城的。从翟府所在的镇子到府城一百多里地,也就是说从府城到道观也就只剩下一百多里了。离付平的目的地一下子近了很多。其结果是,虽然在翟府耽误了近三个,但是并没有耽误赶路,一切还都在付平最初计算的用一年左右的时间赶到道观的计划中。

自初一那天随着合府下人给老爷太太已经翟家三房的人拜了年后,付平就一直在琢磨该怎样离开翟府,什么时候离开的事情,现在倒是省事了。

自来到翟府,对身体变化的担心丝毫没有减少,少爷书房里本就有枚铜镜,付平每天都会对着镜子,仔仔细细研究自己的脸有没有变得更稚嫩,身体四肢有没有变小的趋势。好在经过近三个月的观察,没有发现明显的迹象。

另外,关于自去年三月初到上榆树村后至今快十个月的时间里发生的事情,付平仔细回忆了一下,似乎也没有像以前的经历那样变得模糊,记忆还是比较清晰的。.

付平的心暂时放了下来。

十二整整一天,跟着福贵忙碌着收拾少爷要带的书籍行李。

十三一大早用过早饭,登上少爷的马车,随在七八辆马车和长长的仆人队伍里,向府城行去。

看着沿路初春到处黄土裸露的旷野,光秃秃的树木,山坡上的残雪,以及穿村而过时,村子里高低错落的,或青砖瓦房,或草坯土房,付平努力想从中找到哪怕一点点和自己记忆重合的印记,最终得到的还是满满的失望。

经过两天的颠簸,终于在十四傍晚看到了秦州府府城高大的城门。一行人进到翟家三爷府上,并安顿好后,天已经彻底黑了下来。

匆匆用饭洗漱后,付平进到给自己安排的屋子,躺到床上,什么都没来得及想就已经沉沉睡去。

早晨醒来,由于少爷要到府城的街上逛逛,早饭后就由福贵还有两个翟家三爷原来的下人陪着出去了。因为付平年龄小,就没有带他,包括晚上看花灯。十六少爷陪姥爷太太去看姑奶奶,十七歇了一天,十八少爷就去学堂上学去了。

少爷的新书房和镇子上的书房差不多,只是这个书房的书更多一些。少爷行二,上面有个哥哥。大少爷有秀才功名在身,参加了几次乡试未中,就弃笔从商,跟翟三爷学做买卖去了。还有个姐姐,已经定亲,说是今年秋后就要出嫁。

原来在镇子上的时候,付平总是叫少爷,并没有人告诉他要叫二少爷。现在却不得不改口,称呼二少爷了。

书房的事情还是那些事情,时间却比原来多了。

在镇子上的时候,二少爷是上午去学堂,下午在家。现在二少爷一天都在学堂,午饭也是在学堂用,傍晚才下学回家。晚上在书房的时间由原来的一个时辰变成了两个时辰,温书一个时辰,练字一个时辰。

去学堂都是福贵跟着伺候的。付平一个白天都在书房里做着自己的事情等着。

这个书房的史书以及文学书籍和在镇子上看到的差不多,得到的结论也和原来一样。

付平决定先不管这些了,只是找些笔记或者手札累的东西读。

日子总是过的很快,正月底的时候,翟老爷和老太太就回去了。其他的也没发生什么事情,只是翟三爷府上的月钱是每个月五百个钱,比翟老爷府上多了不少。反正付平也用不到,因为嫌铜钱重而不好带,就和福贵商量,请他帮忙换成银子,每次付平都会多给付平十个钱。

转眼来到四月底,算着到府城已经三个多月了,马上又是麦收的日子。付平开始琢磨着要离开了。天气已经暖和了,就是露宿自己也基本能受得了。另外自己已经积攒了二两多银子,外带一百多个铜钱,省吃俭用的话,盘缠到道观问题不大了。

下午找到管家,和管家说自己明天想请一个时辰的假,另外给上榆树村的先生捎点钱回去。管家同意了,并指派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厮,明天陪付平一起去。

晚上在书房伺候完少爷,回到屋子里,因为不敢打包,怕被人看到起疑,就把能穿的衣服都收拾好,早晨能穿多少,尽量都穿在身上,另外除了银钱也没有别的什么好带的。就躺在床上设计明天如何甩脱陪伴自己小厮的方案,一直想到睡着了也没有想到一个好方案。

第二天起床,照样去书房把该做的都做好,于巳正和陪自己的小厮一起出了府门,向来时的城门口走去。想去那里找到仁里镇的人,给先生捎一两银子,以表示对在私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先生对自己照顾感谢,以及报答从先生那里知道道观的存在,也算是无意中给自己指出一条道路的恩情。

在城门口等了不大一会还真让付平找到一个回仁里镇的人,那人四十多岁的年纪,一看就是个憨实的汉子。那汉子说他不仅知道上榆树村,而且还去过,因为他老娘家就是上榆树村姓张的人家。这下付平更放心了,把银子交付对方,嘱咐一定要亲手交给先生,并请转告先生自己一切都好,另外多给了五十个铜钱的酬劳。

看那汉子出了城门,付平说想去城里的书肆看看去,那个小厮也没多说,就领着去找书肆了。付平边走边想该如何摆脱,并注意观察着路两边的上铺行人。

当两人走到一个十字路口的时候,看到很多人围在一起,人圈子里有吆喝声传出,还有锣声。走近了看,是一个三十多岁精瘦的男人在耍猴戏。那个小厮也只有十二三岁,正是喜欢热闹贪玩的年纪,在付平有心的鼓动下,两人也挤到人堆里看起来。

付平暗暗观察那个小厮,看到他正聚精会神地看猴戏,并没有防备自己的心,付平转身就挤出人堆,向街道上人多的地方跑去。没敢向找人的城门跑,认准了正南的方向一直跑下去。

府城很大,付平跑得筋疲力尽的时候,才看到南城门。回身看了看身后,并没有人跟着,才放心地慢慢出了城。出城后为防备翟府的家人来追,干脆下了正路,一头钻到荒野里,向西穿过一片麦田,就进山了。